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工的探亲待遇问题,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解决职工与亲属长期分居两地的探亲难题,确保职工能够享有与亲人团聚的权利。自1981年3月14日起,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正式施行,为职工探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保障。该规定覆盖了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固定职工,详细规定了探亲假的条件、假期时长、工资待遇以及路费报销等关键内容。

国家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一)

国家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优质回答国家规定职工探亲假期为三至十五天,不在计入带薪年休假天数内,需提前告知公司并得到批准。在探亲期间如遇上班时间需要调休或请假,则视为特殊情况处理。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工探亲假期应为三至十五天,并不计入带薪年休假天数。探亲假期可以多次使用,但每次不得少于三天。职工需要在探亲前向公司提出申请并经公司批准,否则将不被视为合法的探亲假期。在探亲期间,职工如需调休或请假,应当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申请,并视为特殊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可以是使用带薪假期、调整休息时间等。如果未经公司同意,职工擅自缺勤将被视为旷工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职工探亲假期的具体安排需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公司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拒绝或推迟职工的探亲假期申请,但需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职工探亲期间如产生休息费用由谁负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职工探亲期间的休息费用由职工自己承担。但如果公司给予支持,例如提供住房或者交通补贴等,则需要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报销和结算。

职工探亲假期是职工在工作之余享有的一项福利,具有明确的规定和法律依据。职工应当在探亲前向公司提出申请,并遵守公司的规定进行调休和请假等。公司也应当充分尊重职工的权益,为职工提供合理的支持和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职工探亲假期不计入带薪年休假天数。职工每次探亲假期不得少于三天。

探亲假与年休假是否冲突 (二)

优质回答不冲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探亲假是探亲假,年假是年假;两回事,年假每个职工都有,探亲假只有符合探亲条件的人才有,按照规定,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和配偶团聚的配偶,每一年一次探亲假,假期30天,另加路程,路费全程报销,未婚职工,不能利用公休假和父母团聚的,每年一次探亲假,假期20天,另给路程假,全程报销,已婚职工,不能利用公休假和父母团聚的,每四年一次探亲假,假期20天另加路程,路费超过本人工资百分之20部分,予以报销

劳动法规定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与产假分别有多少天 (三)

优质回答职工带薪年休假根据累计工作年限有所不同:工作满1年至不满10年的,可享受5天年休假;工作满10年至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工作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并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探亲假分为几种情况:探望配偶每年享有30天的探亲假;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可享受20天假期,或每两年享受一次45天假期;已婚员工每四年探望父母可享受20天假期。探亲假期间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实行休假制度的员工,如学校的教职工,可以在休假期间探亲,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单位安排补足探亲假天数。值得注意的是,婚假的天数也受到不同情况的影响,如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以享受3天婚假;晚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括3天法定婚假)。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对于再婚的员工,他们只能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待遇保持不变。

根据《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条例》,晚婚年龄的规定是女性23岁,男性25岁。符合晚婚年龄的员工可以享受15天的晚婚假,其中包括3天法定婚假。晚婚假是在婚假的基础上额外增加的假期。

是关于年休假、探亲假、婚假和晚婚假的具体规定,其中年休假根据工作年限而定,探亲假和婚假则依据个人情况和婚姻状况有所不同。

公务员法和劳动法关于两地分居休假 探亲假和年休假只能休一样 有这种说法吗? (四)

优质回答探亲假与年休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有着明确的区分与规定。其中,探亲假是指给予与配偶和父母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回家与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这一制度自1958年实施,于1981年重新修订,以《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为基础。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正式职工,满足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条件,或未婚职工与父母不住在一起,同样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均可享受探亲待遇。

根据规定,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则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此外,根据实际需要,也会给予路程假。

而年休假则是指职工享有每年一定时间的休假,用于休息和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企业职工可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确保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企业也必须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同时,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工资支付方式也有明确的规定,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探亲假与年休假是两种不同的休假制度,各有其适用条件与假期时长。在实际操作中,职工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休假类型,并确保其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探亲假和年休假冲突吗? (五)

优质回答探亲假和年休假并不冲突,对于夫妻双方长期不能居住在一起的,可以请探亲假,1由于这与年假并非是一个请假的理由,故此并不冲突。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探亲假最长是45天,而一个职员每年可以请假的天数是有限的,故此不得随意轻探亲假。

一、探亲假和年休假冲突吗

探亲假和年休假并不冲突,《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中规定,探亲假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给予路程假。

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中设立了这一假期,是专门为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设立的。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亲待遇。其他性质的用人单位如愿意给员工探亲假也是可以的。

二、不能享受年休假的相关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的。

三、实习期间能休探亲假吗

实习期间是不能休探亲假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②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

③事由条件:一是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需要指出的是,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从第二年开始享受探亲假。此外,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

同一个职员可以同时享有探亲假和年假,也即两者并没有什么冲突,对于职员个人,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次可以提出休年假的请求。通常情况下,不管是休年假还是探亲假,在休假期间,都不会被扣除薪资,与其他请假事由一样,假期结束之后,需要销假。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劳动法探亲假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云律目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