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侵权犯罪~渎职侵权犯罪怎么判

渎职侵权犯罪~渎职侵权犯罪怎么判

### 渎职侵权犯罪:如何判定与量刑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这类犯罪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威信。本文将详细探讨渎职侵权犯罪的判定与量刑问题。

一、渎职侵权犯罪的定义与类型

渎职侵权犯罪是一个统称,涵盖了多个具体罪名。根据相关法律,渎职侵权犯罪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等。这些犯罪行为的共同点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违法行使职权或未尽到应有的职责,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二、渎职侵权犯罪的判定标准

<标签>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判定滥用职权罪,主要依据其行为是否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例如,因滥用职权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达到法定数额,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

<标签>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判定玩忽职守罪,同样需要考虑其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如因玩忽职守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即符合该罪的判定标准。

<标签>徇私舞弊罪: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而违反规定行使职权。判定徇私舞弊罪,需要证明其有明确的徇私动机,并且因此导致了公共利益受损。例如,徇私舞弊批准不符合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为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等。

三、渎职侵权犯罪的量刑原则

渎职侵权犯罪的量刑原则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一般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徇私舞弊罪,量刑会根据其犯罪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在具体量刑过程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情节、造成的后果、犯罪主体的身份等诸多因素。例如,犯罪主体的职务级别、是否初犯、是否主动投案自首、是否积极赔偿损失等,都会对量刑产生影响。此外,如果犯罪行为涉及多个罪名,法院还会根据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量刑。

四、渎职侵权犯罪的预防与治理

为了预防和治理渎职侵权犯罪,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观念培养,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职责权限,规范权力运行,减少权力滥用的空间。此外,还需要加强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同时,对于发现的渎职侵权犯罪行为,要依法严惩不贷,形成有效的震慑力。通过加强预防、治理和惩处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构建起防治渎职侵权犯罪的长效机制。

总之,渎职侵权犯罪的判定与量刑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只有依法严惩这类犯罪行为,才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同时,也需要通过加强预防和治理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渎职侵权犯罪的发生。

渎职侵权犯罪罪名的类型有哪些 (一)

优质回答渎职侵权犯罪罪名的类型:

1、滥用职权类犯罪。

2、玩忽职守类犯罪。

3、徇私舞弊类犯罪。

4、侵权类犯罪。

5、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二)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渎职侵权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2人,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或者轻伤5人的;

2、导致10人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渎职侵权犯罪具体罪名 (三)

优质回答渎职侵权犯罪具体罪名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 1. 泄露国家秘密罪(第三百九十八条): 有意或过失泄密,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徇私枉法罪(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人员包庇或枉法裁判,视情节轻重处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3. 私放嫌疑人、罪犯罪(第四百条): 根据严重性,处五年以下至十年有期徒刑。

4. 负责人疏忽导致脱逃或严重后果罪(第四百零一条至第四百零三条): 根据情节严重性,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滥用职权者加重处罚。 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1. 非法拘禁(第二百三十八条): 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2. 非法搜查(第二百四十五条): 未经许可搜查他人身体或住宅的行为。

3.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人员滥用暴力获取口供或证词。

4. 虐待被监管人(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施暴或体罚。

5. 报复陷害(第二百五十四条): 对控告人等实行打击报复,滥用职权。

6. 破坏选举(第二百五十六条): 通过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情节严重者处罚。 扩展资料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涉及43个罪名。这类犯罪不仅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威信。

渎职侵权犯罪立案标准最新 (四)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云律目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渎职侵权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