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刑犯上诉的现状
- 死刑犯选择上诉的原因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死刑犯都会上诉吗

介绍: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死刑作为一种极端严厉的法律制裁手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当一个人被判死刑后,其后续的法律程序往往备受瞩目,尤其是上诉环节。上诉不仅是法律赋予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然而,并非所有死刑犯都会选择上诉。本文将围绕“死刑犯都会上诉吗”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死刑犯上诉的现状、原因及不上诉的可能考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死刑犯上诉的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死刑犯上诉的规定和实践存在差异。在一些国家,死刑判决后自动进入上诉程序,无需死刑犯主动提出。而在另一些国家,死刑犯需要自行决定是否上诉。从统计数据来看,多数死刑犯会选择上诉,希望借助更高一级法院的审查,争取改判或减轻刑罚。这反映了上诉制度在保障被告人权益、纠正可能存在的司法错误方面的重要作用。
死刑犯选择上诉的原因
死刑犯选择上诉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上诉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对死刑犯而言,这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次,死刑判决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和事实问题,死刑犯及其辩护律师可能认为一审判决存在法律依据不足
- 1、韩国三大悬案分别是什么
- 2、在中国一审被判死刑包括罪犯上诉二审,到最高院核准最后执行不应超过多久时间?关注药八刀!
- 3、缅甸的死刑一旦判定,为何执行那么快?
- 4、曾春亮被判死刑,当庭表示不上诉,他为何有这下场?
- 5、死刑是否自动上诉?
死刑犯都会上诉吗的相关问答
韩国三大悬案分别是什么 (一)
优质回答从人人上找的,我只是知道一个,原来看过《杀人回忆》
1、华城连环杀人案: 80年代中后期令韩国陷入一片恐慌的华城连环杀人案随着上诉时效终结,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杀人回忆”。
华城连环杀人案是从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华城市泰安一带发生的妇女强奸杀人案。在4年零7月内罪犯作案10次。截止到2日,第十起事件的上诉时效(15年)宣告终结。即使今后抓到罪犯,也不能判刑。警方只抓到了与连环杀人案无关的第八起事件(1988年9月)的罪犯。
第十起事件的受害者是权某(69岁,女)。1991年4月3日下午9时左右,在东滩面盘松里荒山上发现了遭到暴行的权某的尸体。当时,权某的脖子上缠着长统袜。此后,杀人案再也没有发生,罪犯仍是个谜。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都被勒死,行凶工具是长统袜、袜子等受害者的衣物。而且从受害女性的阴部发现了各种异物,令国民为之震惊。
根据前五起案件中收集到的凶手的精液、血液、毛发等,确定凶手的血型为B型。据距离第四起事件发生半个月前遭到性暴力后,勉强逃出来的受害者提供的口供,凶手的年龄大约在20多岁,身高165~170厘米,身材偏胖。对凶手的全部资料只有这些。国立科学调查研究所保留了当时在现场采收集的凶手的遗传因子。如果今后抓到嫌疑犯,就可以进行确认。警方说:“从残忍、紊乱的手法看,可能是犯罪时没有罪责感,反而享受杀人的‘精神病患者(psychopath)’所为。”
这起案件是有史以来警方动员人数最多的事件。警方先后投入了205万名警察,嫌疑犯和证人达到21280人。40116人接受了指纹鉴定。另有570人和180人分别接受了遗传基因(DNA)鉴定和毛发鉴定。调查记录装满了5个大塑料袋。警方和检察机关决定,与上诉时效终结一年后销毁所有记录的其他事件不同,永久保留该记录。这是考虑到事件的重大性和国民的关注程度,为了上诉时效结束后也能查明真相。该事件还成为迫使警方尽快引入科学调查方法的契机。在第八起事件中首次采用了毛发中子分析法。第九起和第十起案件委托日本对凶手的精液进行了DNA鉴定。DNA鉴定法正是从这时开始引入。
目前,华城警察署的暴力第三组接手该事件,收集线索。2003年上映后吸引500万名观众的影片《杀人回忆》证明人们仍很关心华城连环杀人案。
随着该事件的上诉时效终结日期的接近,再次掀起了延长重大犯罪的上诉时效的争议。
开放的我们党议员文炳浩在去年8月向国会递交了把杀人罪的上诉时效延长至20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法案目前搁置在在小委员会。
华城警察署署长崔元一说:“即使上诉时效结束,也要追查到底。一定要查明真相。所以暂时将保留专门调查组。”
其中朴海日演得是最后一个被怀疑的嫌疑人,一度被我怀疑成是真正的犯人,但是影片最后还是没有说谁是凶手。
2、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电影《那家伙的声音》是15年前轰动韩国的“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的真实案例为题材制作的。1991年1月29日,在首尔鸭欧亭被绑架的9岁小孩李炯浩,44天后在汉江边上他的尸体被发现。这起案件中罪犯用周密的计划摆脱了警察的搜捕,并用威胁电话沉痛的打击了李炯浩的父母。当时这起案件同“青蛙少年失踪案”和“华城连环杀人案”被称为是三大未破要案。所以当时警方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搜捕,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共累计投入了15万人力和10多万警力,但连罪犯的样子都没能查出,并在1月份很遗憾的诉讼期限也到了期。1992年SBS纪实节目《想知道真相》节目中导演朴镇彪作为副导演参与了“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的制作,当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他决心要把这件事情拍成电影,要让国人不要轻易忘记这件事情。
“怎么喝酒也感觉不到醉。杀死炯浩的那家伙一定还在哪里快活的活着,一想到这些我几乎要窒息。我还没有原谅那家伙,但怎么已经有人说被原谅了……”
——炯浩父亲
根据韩国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死刑犯的诉讼期限为15年,2006年1月“李炯浩被诱拐事件”诉讼期已满,这意味着人面兽心的罪犯即使是被抓到已经无法用法律来处罚他。但一夜间失去儿子的父母在心中已经留下了永远的痛,炯浩的父母怎能会原谅罪犯呢?电影《那家伙的声音》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最后发起的通缉令,除了商业电影本身,这部电影还加入了它的社会性。以感动剧情唤起人们对“诱拐儿童”和“诉讼时效”的理解,通过实际罪犯留下来的唯一线索,让全国民记住这件事情,通过全国民去解决这件事情是电影《那家伙的声音》的主要意图。
3、青蛙少年失踪案:青蛙少年是指1991年5名小学生去抓青蛙时失踪,过了11年6个月的2002年9月才发现他们的遗体的事件。
1991年3月26日,因为地方议会的议员选举30年来第一次举行,全市放假一天。最后一个目击证人说在卧龙山附近见过孩子们, 但到处都找不到他们。当时孩子的父母为了找孩子走遍全国, 也有不少以青蛙少年为主题的电影和歌曲,小学生们也展开了“寻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动。
当时的警方根据卢泰宇总统的特别指示,搜查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动员的警力据说31万8千之众,创单一事件动员警力最多之记录。社会团体发了7百多万张的传单,企业界也在商品包装上印刷了失踪少年的照片,悬赏达4200万元。
曾经甚至还有人说外星人绑架以及北朝鲜间谍诱拐还有用于疑难杂证实验品等等。但2002年失踪少年的遗骨却在卧龙山被发现, 死亡原因确定是他杀, 但目前为止并未抓到犯人。
韩国杀人案的诉讼时效为15年, 也就是说2006年3月25日就到期, 即使抓到犯人也无法惩处。
青蛙少年案的疑点:
一、文化日报称25日下午6时左右,有一位40多岁男人打电话过来说大邱卧龙山埋有青蛙少年,警察以打电话来的这一天正巧发现遗体,而且地点准备等关键点为由正在追查这个男人。
二、 警察发表死因为“迷路后冻死”,而少年的家人讲遗体发现处离村子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发现遗体的吴鹉根先生也说遗体上压着大石头,尸体是互相压着的,能看出分明是他杀。
三、 发现遗体现场的附近发现了多种子弹,警察认为有可能是当时附近军队的射击场上的子弹误伤孩子, 但军部极力反驳。
四、 几个孩子的衣服以独特的形态被系住,专家们都说这种系法是见所未见的一种。
五、 其中有四具尸体的头部有类似枪伤的洞,附近也发现弹头及弹皮,更加重他杀的可能性,但也有法医不认同此观点。
六、 现场并没有头发令人疑惑,很多人猜测发现处并非死亡现场。
七、 牙齿也少了很多,更加证实了遗体是被搬到此处的可能性。
在中国一审被判死刑包括罪犯上诉二审,到最高院核准最后执行不应超过多久时间?关注药八刀! (二)
优质回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统计出办案最长期限总共602天。也就是说,这个期限是最长的,司法机关只能在这个期限内结案,不得超期。如果超过这个期限继续羁押就是违法的。犯罪嫌疑人或家属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申请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强制措施期限 (最长羁押期37天)
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第92条)
1、拘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特殊情况拘留延长至30天、审查批准不超过7天,最长37天。(第六十九条)
2、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第58条)
3、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第58条)
(二)侦查羁押期限 (最长羁押期7个月)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侦查羁押期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第124条)
2、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经本法第124条规定的期限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第124条)
3、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第127条)
4、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三)审查起诉期限 (最长羁押期限6个半月)
1、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为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第138条)
2、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3、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两次可以2个月。 (第140条)
4、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重新计算起诉期限,两次1个月和两次延长半个月共3个月(第140条);
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
5、被不起诉人对依据刑法第142条第2项做出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提出。
(四)审判期限 (最长羁押期限5个月+10天)
1、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计2.5个月。(第168条)
2、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3、提起上诉或抗诉时限10日。(第138条)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4、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第178条)
5、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计2.5个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196条)
从上述各办案期限统计:37天(刑拘)+210天(侦查与补充侦查)+195天(审查起诉)+160天(两级审判)=602天。
缅甸的死刑一旦判定,为何执行那么快? (三)
优质回答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之后,刑罚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死刑是所有刑罚中最为严厉的,因为这剥夺了人的生命,所以只有是最大的恶行才能够是判处死刑,像叛国罪,杀人罪等等,而且就算是判处了死刑,也会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进行执行,像中国的古代死刑的执行都是要等到秋后才会进行处决,而现代社会对于死刑就更加严谨,从死刑的判决到死刑的执行中间至少也会有半年的时间,如果是重大案件这中间的时间会更长,可是在缅甸触犯了死刑之后,从判决到执行只有几个小时,这是为什么呢?
一、从判处死刑到执行死刑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2021年2月2日中国四川成都男子王金勇因贩毒并涉嫌故意杀人一案,被勐平区派出所抓获。2021年3月14日上午,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勐波县司法委法院在勐平城区车站召开公判大会,对一起故意杀人案件中的被告人王金勇进行公开宣判处理并依法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经佤邦司法委复核,决定对被告人王金勇执行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生效后,罪犯王金勇当即被法警押赴刑场,并于当日上午已被执行枪决。
二、佤邦司法独立,不受缅甸政府的管控。虽然对于死刑的存废当今社会一直在争论之中,可是有一些国家或是地区都已经废除了死刑,缅甸属于其中之一,不过缅甸所属的佤邦因为历史、政治原因,司法一直是独立的,有着自己的一套基本法律和司法系统,不受缅甸司法的管控,所以在缅甸佤邦有着死刑的存在,可是由于司法独立,佤邦执行死刑并不需要向上进行申请之后再进行执行,因此在相关的审批上面,避免了许多环节的存在,佤邦一审就是终审。就导致了当判决死刑之后,就会立即执行,不存在复核的情况。
三、乱世用重典,稳定缅甸佤邦社会秩序缅甸佤邦虽然已经是和平发展了30年,可是内外局势并不稳定,在外有缅甸政府军的虎视眈眈,零星冲突一直有发生,对于缅甸军政府来说,毕竟一个游离在外不听调也不听宣的邦毕竟是一个隐患,肯定是要想办法排除的,在内部除了派系的斗争,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生产力发展低下,社会民生基础薄弱,通有水泥公路的地方极少,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的压力之外,又还有新型冠状肺炎影响,如果因为相关的刑事案件导致民心不稳,社会环境恶化,必然会影响外来投资,毕竟在缅甸佤邦,农业薄弱,工业尚未完全建立,主要还是依靠第三产业,要想发展第三产业,就需要外来投资,如果不能够保证外来投资人员的生命安全,必然会影响产业发展,从而导致佤邦的全面发展落后。
四、为了高举禁毒的旗帜,早日达到目标,自然要痛下杀手。
缅甸佤邦所在的区域是国际贩毒泛滥的重要区域,也是世界毒品的重要产地,为了获得国际的经济援助,缅甸佤邦政府已经向全世界宣布要在2025年之前毁掉所有的毒品种植基地,在管理的范围之内严禁毒品存在,而这是第2次延迟目标时间,这也给佤邦政府上上下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对于禁毒缅甸佤邦政府也就自然是视为头等大事之一,对于在佤邦境内贩毒的人员,那自然是要加以严惩的,毕竟这是牵扯到自己的国际声誉,牵扯到经济援助,
曾春亮被判死刑,当庭表示不上诉,他为何有这下场? (四)
优质回答起诉的罪名: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强奸罪、侮辱尸体罪
前三个罪名最高刑都是死刑。
只有侮辱尸体罪的最高刑是三年。
而关于死刑的判决,具体是哪个罪名死刑,还是三个罪名都判了死刑,需要等待判决书公布后才能得知。
案件审结报告达120余页,使用新的技术侦查措施破案
本案是公安部督办案件,追查凶手前后花了28年,被称为建国后十大悬案之一。
虽然在案发现场曾收集到高承勇的指纹和DNA,但当时技术落后而昂贵,银公安局先后曾对比了至少10万枚指纹,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近几年,白银警方开始建立Y-STR数据库,而这成为了破案的关键。所谓Y-STR,是法医学对精子的一种DNA检测手段。即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个体——兄弟、父子、叔侄、堂兄弟和祖孙等都具有同源的Y染色体。
而高承勇一位堂叔的DNA,因行贿被录入Y-STR数据库中,警方将它与当年命案现场留下的痕迹相比对,最后发现高氏家族的成员高承勇高度吻合,称为案件的突破点。
高承勇作案11起,杀害11人,检察院仅案件审结报告就长达120余页、6万余字,询问提纲80余页、4万余字,举证质证提纲120余页、6万余字,PPT近千张。
当庭表示不上诉
表示不上诉,说明高承勇内心以无生之渴望。很多死刑犯即便是知道自己上诉无望改判,但是为了拖延时间,多活几天,会通过上诉等方式拖延时间。
但是高承勇表示不上诉,他在庭审中还向旁听的家属鞠躬。
接下来的程序是马上执行死刑吗?不是,需要最高院复核
在我国,死刑的最终核准权统一在了最高院。
即,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具体程序是,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此案报请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再由甘肃省高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最高院还需要讯问高承勇,一般是最高院派员直接到看守所讯问,或者远程视频讯问。
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
如果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死刑是否自动上诉? (五)
优质回答死刑非自动上诉。
若初审法院判处死刑,则有权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法律规定,被告人对于判决及裁定均可提出上诉或抗诉,期限分别为10天与5天,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次日起计算。
若死刑犯无异议,检察机关亦未提起抗诉,即视为放弃上诉权。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五十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一)讯问原审被告人,听取原审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解;
(二)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三)复核主要证据,必要时询问证人;
(四)必要时补充收集证据;
(五)对鉴定意见有疑问的,可以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
(六)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五十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一)讯问原审被告人,听取原审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解;
(二)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三)复核主要证据,必要时询问证人;
(四)必要时补充收集证据;
(五)对鉴定意见有疑问的,可以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
(六)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死刑犯都会上诉吗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云律目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