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俗语 (一)

虎的俗语

贡献者回答虎啸生风 虎视眈眈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龙腾虎跃 虎虎生威 如虎添翼 放虎归山 狼吞虎咽 虎口拔牙 虎怒震堕 云龙风虎 虎略龙韬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潭虎穴 虎尾春冰 龙行虎步 九牛二虎 三人成虎 生龙活虎 羊入虎口 放虎归山 虎视耽耽 虎踞龙盘 虎变龙蒸 虎步龙行 调虎离山 虎兄虎弟 虎虎生威 鹰扬虎视 与虎添翼 引虎自卫 云龙风虎 与虎谋皮 降龙伏虎 舄乌虎帝 羊质虎皮 养虎遗患 虎不食儿 虎口余生 虎入羊群 虎尾春冰 狐虎之威 放虎自卫 虎父无犬子 画虎不成反类犬

卧虎藏龙 虎毒不食子 龙争虎斗 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降龙伏虎 恶虎扑羊

杯弓市虎、帮虎吃食、暴虎冯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春冰虎尾、垂饵虎口、刺虎持鹬、豺虎肆虐、除狼得虎

豺狼虎豹、藏龙卧虎、鸱目虎吻、鸱视虎顾、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之犊不惧虎、初生之犊不畏虎、雕虎焦原、打虎牢龙、调虎离山

断蛟刺虎、打马虎眼、大人虎变、打死虎、打死老虎

大贤虎变、恶虎不食子、饿虎饥鹰、饿虎扑食、饿虎扑羊

饿虎擒羊、饿虎吞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饿虎之蹊、风从虎,云从龙

冯河暴虎、放虎归山、放虎遗患、风虎云龙、放虎自卫

伏虎降龙、凤叹虎视、官虎吏狼、宫邻金虎、甘冒虎口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割肉饲虎、虎步龙行、虎变龙蒸、虎不食儿

虎背熊腰、虎超龙骧、虎党狐侪、虎斗龙争、虎荡羊群

虎而冠、画虎不成、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成狗

画虎画皮难画骨、画虎刻鹄、画虎类狗、画虎类犬、狐虎之威

狐假虎威、狐藉虎威、虎踞鲸吞、虎踞龙盘、虎据龙蟠

虎踞龙蟠、虎口拔牙、虎窟龙潭、虎口逃生、虎口余生

虎略龙韬、虎落平川、虎落平阳、虎狼之势、虎珀拾芥

虎入羊群、虎兕出柙、虎视眈眈、虎视耽耽、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头虎脑、虎头蛇尾、虎体熊腰、虎头燕颔、虎尾春冰

虎卧龙跳、虎啸风生、虎穴狼巢、虎穴龙潭、虎掷龙拿

骏波虎浪、九关虎豹、九阍虎豹、拒虎进狼、踞虎盘龙

酒虎诗龙、假虎张威、拒狼进虎、酒龙诗虎、将门虎子

九牛二虎之力、鲸吞虎噬、饥鹰饿虎、开柙出虎、苛政猛于虎

狼虫虎豹、狼飡虎食、狼餐虎噬、狼飡虎咽、狼餐虎咽

龙驰虎骤、龙蹲虎踞、拉大旗作虎皮、龙幡虎纛、龙飞虎跳

狼顾虎视、龙虎风云、龙化虎变、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

两虎相斗、捋虎须、两虎相争、麟角虎翅、龙江虎浪

龙精虎猛、龙拏虎攫、龙拏虎跳、龙拏虎掷、龙蟠虎伏

龙盘虎踞、龙蟠虎踞、龙盘虎拏、龙蟠虎绕、狼前虎后

龙跧虎卧、离山调虎、狼飧虎咽、狼吞虎餐、龙腾虎蹴

龙跳虎伏、龙腾虎踞、龙潭虎窟、狼贪虎视、狼吞虎噬

龙跳虎卧、龙潭虎穴、龙腾虎啸、狼吞虎咽、龙腾虎跃

龙腾虎踯、龙腾虎掷、龙威虎震、龙骧虎步、龙行虎步

龙行虎变、龙骧虎跱、龙骧虎视、龙骧虎啸、龙翔虎跃

鲁鱼帝虎、龙跃虎踞、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睁虎眼

龙战虎争、龙争虎战、猛虎插翅、猛虎出山、猛虎深山

猛虎添翼、马马虎虎、盘龙卧虎、骑虎难下、潜龙伏虎

乔龙画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前门去虎,后门进狼、前怕狼,后怕虎、前怕龙,后怕虎

敲山振虎、敲山震虎、驱羊攻虎、乳犊不怕虎、如虎得翼

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如狼似虎、如狼如虎

如龙似虎、人中龙虎、势成骑虎、三夫成市虎、豕虎传讹

身寄虎吻、生龙活虎、三人成虎、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三言讹虎

投畀豺虎、谈虎色变、畏敌如虎、卧虎藏龙、为虎傅翼

为虎添翼、为虎作伥、委肉虎蹊、握蛇骑虎、绣虎雕龙

柙虎樊熊、熊据虎跱、降龙伏虎、笑面虎、舄乌虎帝

熊腰虎背、燕额虎头、一虎不河、燕颔虎颈、燕颔虎头

燕颔虎须、引虎拒狼、养虎留患、与虎谋皮、引虎入室

养虎伤身、与虎添翼、养虎为患、杨虎围匡、养虎遗患

养虎贻患、养虎自毙、养虎自残、养虎自啮、养虎自啮

引虎自卫、养虎自贻灾、养虎自遗患、鱼鲁帝虎、云龙风虎

鹰瞵虎攫、羊落虎口、鹰瞵虎视、引狼拒虎、以肉啖虎

羊入虎群、以肉餧虎、以肉喂虎、一山不藏二虎、鹰视虎步

鹰扬虎视、鹰扬虎噬、羊质虎皮、纵虎出匣、纵虎出柙

纵虎归山、捉虎擒蛟、众虎同心、照猫画虎、坐山观虎斗

还有一些带解释的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变龙蒸:

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步龙行: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党狐侪: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虎踞鲸吞: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虎踞龙盘:

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

虎口扳须:

比喻冒极大的危险

虎口馀生:

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虎窟龙潭:

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虎略龙韬:

兵书的代称。亦指用兵的谋略

虎目豕喙:

古人谓贪婪无厌之相

虎皮羊质:

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

虎视眈眈:

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

虎视鹰瞵:

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虎视鹰扬:

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

虎体原斑:

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头燕颔:

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

虎尾春冰:

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虎啸风驰:

谓事物之相互感应

虎啸风生:

比喻英雄乘时奋起

虎啸狼号:

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

虎啸龙吟:

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

虎穴得子: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虎咽狼飡: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虎跃龙骧:

形容威武雄壮

虎掷龙挐:

比喻群雄相争

虎子狼孙:

比喻凶暴贪残的人

帮虎吃食:

亦作“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暴虎冯河:

典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

杯弓市虎:

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藏龙卧虎: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鸱目虎吻:

如鸱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恶貌

螭盘虎踞:

犹虎踞龙盘

初生之犊不惧虎:

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垂饵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刺虎持鹬: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

打死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眈眈虎视:

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调虎离山: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断蛟刺虎:

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饿虎扑食:

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饿虎吞羊:

形容迅猛贪婪

放虎归山:

比喻放走敌人,贻患无穷。语本《三国志·蜀志·刘巴传》“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听。”

放虎遗患: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放虎自卫:

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

风从虎,云从龙: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

凤叹虎视: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甘冒虎口: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狐虎之威:

比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后因以“狐假虎威”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画虎不成:

“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略语

画虎不成反类狗: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反贻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画虎刻鹄:

①《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后以“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假虎张威:

犹言狐假虎威

降龙伏虎:

使龙虎降服驯顺。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龙伏虎的故事。《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又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李贤注引《抱朴子》:“道士赵炳,以气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缚。”又引《异苑》:“赵侯以盆盛水,吹气作禁,鱼龙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能以秘呪々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后常以“降龙伏虎”比喻战胜重大困难

鲸吞虎噬: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拒虎进狼: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踞虎盘龙:

犹言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骏波虎浪:

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苛政猛於虎:

谓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比猛虎还要凶残。据《礼记·檀弓下》载,孔子过泰山时,遇一妇人在墓旁痛哭。问之,知其翁、夫、子三代,俱死于虎。但她还不愿迁离此地,为其能免受苛政之苦。孔子听了,对他的学生说:“小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虫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狼顾虎视: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狼前虎后: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狼吞虎�燕: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燕: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前怕狼,后怕虎:

喻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离山调虎: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麟角虎翅: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龙驰虎骤:

谓群雄逐鹿

龙蹲虎踞:

犹言龙盘虎踞

龙幡虎纛:

将帅之旗

龙飞虎跳:

喻笔势遒劲奔放

龙虎风云:

①《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龙化虎变: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龙江虎浪:

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龙精虎猛: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龙拏虎攫:

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龙拏虎跳:

犹言龙争虎斗

龙拏虎掷:

犹言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亦作“龙蟠虎踞”。①《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锺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④喻斑斓的纹理

龙盘虎拏:

虬曲苍劲貌

龙蟠虎伏:

雄踞貌

龙蟠虎绕: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龙跧虎卧:

犹言龙蟠虎踞。喻山势逶迤起伏

龙潭虎窟:

犹言龙潭虎穴

龙潭虎穴:

①龙虎所居之处。喻凶险之处。②喻英雄豪杰聚集之处

龙腾虎蹴:

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龙腾虎踞: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龙腾虎啸:

声势壮盛貌

龙腾虎跃:

①形容矫健有力,生气勃勃。②形容笔势飞动遒劲。③喻精神振奋,有所作为

龙跳虎伏: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龙跳虎卧:

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语本张彦远《法书要录》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龙威虎震: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龙骧虎步:

昂首阔步、威武雄壮貌

龙骧虎视:

喻气势威武,眼光远大

龙骧虎啸:

喻气概威武

龙骧虎跱:

雄踞貌

龙翔虎跃:

喻奋发有为

龙行虎变:

《易·乾》:“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龙行虎步:

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常以形容帝王之相

龙吟虎啸:

①龙虎叫啸。②喻声音洪大。③喻诗词声律豪放峭拔。④喻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龙跃虎踞:

喻超逸雄奇

龙睁虎眼:

形容蛮横霸道

鲁鱼帝虎:

语出《意林》卷四引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按,今本《抱朴子·遐览》“帝”作“虚”。后因以“鲁鱼帝虎”称传写刊印中出现的文字错误

猛虎插翅:

比喻强有力者又增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猛虎深山:

喻勇武而势盛。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蟠龙踞虎:

犹言龙蟠虎踞。像盘绕着的蛟龙,像蹲卧着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骑虎难下:

比喻行事虽遇困难,然迫于大势而不可能中止。语本《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

如虎傅翼:

好像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

如狼似虎:

①亦作“如狼如虎”。形容勇猛、猛烈。②像虎狼那样凶狠、残暴

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於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於市,而议臣者过於三人矣。原王察之矣。’”又《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亦作“三人成市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三言讹虎:

犹三人成虎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身寄虎吻:

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生龙活虎: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多用以比喻人活泼有朝气或文章生动有力

谈虎色变:

《二程遗书》卷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於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后以“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

投畀豺虎:

谓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为虎傅翼:

给老虎添上翅膀。比喻助长恶人的势力

为虎作伥:

传说被虎吃掉的人,死后成为伥鬼,虎行求食,则为虎前导清道。见《太平广记》卷四三○引唐裴铏《传奇·马拯》。后因以“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

畏敌如虎:

害怕敌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复出祁山”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司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

畏之如虎:

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惧怕到极点

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熊据虎跱:

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燕颔虎头: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燕颔虎须:

形容相貌威武

羊落虎口:

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羊质虎皮: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杨虎围匡:

《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杨,通“阳”。后因以“杨虎围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养虎伤身:

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养虎自啮:

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养虎自遗患: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以肉餧虎:

比喻白白地送死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虎入室:

犹言引狼入室

引虎自卫:

比喻依靠恶势力来保卫自己,反会招来祸患

鹰瞵虎视: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鹰扬虎视:

如鹰飞扬,似虎雄视。形容威武奋勇

鹰扬虎噬: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鱼鲁帝虎: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与虎谋皮:

本作“与狐谋皮”。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与虎添翼:

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人以助力,使其更强

云龙风虎:

①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后世多以云龙风虎比喻君臣。②喻指英雄豪杰。③古代兵阵名

照猫画虎:

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纵虎出柙: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纵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凶强的敌人,留下祸根

坐山观虎斗:

比喻暂不介入各方间的争斗,俟机从中渔利。语出《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回答者:快乐大笑姑婆 - 试用期 一级 3-23 19:58

虎啸生风 虎视眈眈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龙腾虎跃 虎虎生威 如虎添翼 放虎归山 狼吞虎咽 虎口拔牙 虎怒震堕 云龙风虎 虎略龙韬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潭虎穴 虎尾春冰 龙行虎步 九牛二虎 三人成虎 生龙活虎 羊入虎口 放虎归山 虎视耽耽 虎踞龙盘 虎变龙蒸 虎步龙行 调虎离山 虎兄虎弟 虎虎生威 鹰扬虎视 与虎添翼 引虎自卫 云龙风虎 与虎谋皮 降龙伏虎 舄乌虎帝 羊质虎皮 养虎遗患 虎不食儿 虎口余生 虎入羊群 虎尾春冰 狐虎之威 放虎自卫 虎父无犬子 画虎不成反类犬

卧虎藏龙 虎毒不食子 龙争虎斗 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降龙伏虎 恶虎扑羊

回答者:冰凉的凉冰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23 20:04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变龙蒸:

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步龙行: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党狐侪: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虎踞鲸吞: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虎踞龙盘:

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

虎口扳须:

比喻冒极大的危险

虎口馀生:

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虎窟龙潭:

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虎略龙韬:

兵书的代称。亦指用兵的谋略

虎目豕喙:

古人谓贪婪无厌之相

虎皮羊质:

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

虎视眈眈:

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

虎视鹰瞵:

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虎视鹰扬:

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

虎体原斑:

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头燕颔:

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

虎尾春冰:

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虎啸风驰:

谓事物之相互感应

虎啸风生:

比喻英雄乘时奋起

虎啸狼号:

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

虎啸龙吟:

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

虎穴得子: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虎咽狼飡: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虎跃龙骧:

形容威武雄壮

虎掷龙挐:

比喻群雄相争

虎子狼孙:

比喻凶暴贪残的人

帮虎吃食:

亦作“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暴虎冯河:

典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

杯弓市虎:

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藏龙卧虎: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鸱目虎吻:

如鸱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恶貌

螭盘虎踞:

犹虎踞龙盘

初生之犊不惧虎:

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垂饵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刺虎持鹬: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

打死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眈眈虎视:

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调虎离山: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断蛟刺虎:

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饿虎扑食:

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饿虎吞羊:

形容迅猛贪婪

放虎归山:

比喻放走敌人,贻患无穷。语本《三国志·蜀志·刘巴传》“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听。”

放虎遗患: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放虎自卫:

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

风从虎,云从龙: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我国现在还有野生华南虎吗? (二)

贡献者回答截止到2020年7月,我国没有野生华南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在野外已灭绝。

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

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扩展资料

华南虎较其他虎种原始,头骨长度与头骨宽度的比值较大,体型修长,腹部较细。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华南虎的个体较小,是虎类中个体最小的几个亚种之一。.雄虎从头至尾身长约2.5米。体重约150公斤,雌虎从头至尾身长约2.3米,尾长80-100厘米,体重约120公斤。

华南虎的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东北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更接近老虎的直系祖先——中华古猫。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措施 (三)

贡献者回答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措施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措施,濒危动物就是快要灭绝的生物,然而现在世界上却越来越多的濒危动物,面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机,不少的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保护这些物种,以下关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措施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措施1

1、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

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目标是:从根本上预测、防止及解决使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或丢失的原因,以逆转生物多样性降低或丢失的趋势,并使欧盟领土内外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处于满意的保护状态。

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出了一个明确的行动框架,并规定了总目标和部门目标。主要是以下4项内容:一是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二是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利益;三是研究、鉴定、监测和信息交换;四是教育、培训和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欧盟生物多样性战略行动计划制定之后,英国政府成立了英国生物多样性领导组,对英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战略性指导;随即成立了英格兰、北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4个领导小组,负责监测各行动计划的实行,并进行提高公众觉醒和教育培训等工作。

2、美国保护濒危物种的有关法规

美国进行了许多立法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濒危物种法、迁移鸟类条约法、鱼与野生动物合作法、国家野生生物庇护所管理法、北美湿地保护法等。其中,最重要的属濒危物种法。

濒危物种法禁止未有许可证对列入联邦目录的物种进行捕获。但是伴随性捕获许可证的发放,允许资产所有者在其资产内有濒危物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其他方面合法的经济开发活动。同时提供了一种管理部门与公众和私营部门发展创造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来达到濒危物种的平衡和综合有序发展的办法。例如,美国的国际造纸公司为砍伐作为其造纸原料的木材,制定了一个栖息地保护计划,保护在公司东南部土地上的濒危红帽啄木鸟。计划中描述了砍伐林木对红帽啄木鸟的影响及减轻该影响的措施。措施包括建立近5300英亩、居住了25-30个该啄木鸟家族的栖息地,以增加啄木鸟的数量。

美国一项调查表明,至少有80%列入联邦目录的物种,其栖息地在私人土地上。管理部门认识到让私人土地所有者介入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因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与土地所有者的合作。这些政策包括:候选物种保护协议,对许可证申请者在栖息地保护计划中保护未列入目录的物种进行鼓励。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可为许多物种提供早期保护,从而可避免将其列入目录;第二,由于候选物种得到保护,可减少在发放许可证后,一个原来未列入目录的物种被列入目录,从而需对栖息地保护计划进行修改的情况。

美国栖息地保护计划的数量增加很快。1992年前只批准了14个栖息地保护计划,但至2001年2月23日,管理部门已发放了343个的伴随性捕获许可证,其栖息地保护计划覆盖了2000万英亩的土地,对200个列入目录的物种和许多未列入目录的物种进行了保护。

3、澳大利亚对野生物种商业利用的一些管理办法

在澳大利亚,对野生物种的最大威胁是栖息地被清除。个体农民、牧场主或开发者为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常常进行原生植被的清除,从而除去了野生物种的栖息地。因此,许多人认为,未来对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要找到一种机制,特别是经济刺激,使得在私人土地上的自然栖息地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及恢复。澳大利亚认为从其国内外的经验看来,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野生物种的商业应用可以成为这种机制之一。

澳大利亚一些经验表明,给予濒危野生物种一种价值,比没有商业价值会导致对该物种的更大保护。例如,为获取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袋貂的肉供本国食用及出口用,持续地对其进行高水平的商业捕获已有几十年。但其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量增加。再如,在澳大利亚BASS STRAIT 岛上的土著居民商业捕获灰鹱,以获得其肉、油及羽毛供本地应用或出口用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灰鹱的数量仍在增加。这都是由于商业捕获对这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保护起了很大作用的缘故。

事例表明,只有在土地所有者能从栖息地上的野生生物获得收益的情况下,他们才可能对这些栖息地进行保护。因此,应把天然栖息地看成为一种经济资源,因为它有应用价值,并能与其他使用土地的方法进行竞争。把它看成是有经济价值的,才能使它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护。

澳大利亚管理野生物种的经验表明,在技术上可持续性的采收或猎取是可以做到的。关键的问题是政府能否驾驭可能起破坏作用的经济和社会力量。其中保证资源的拥有者看到管理良好的野生生物贸易具有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对政府有关机构而言,野生生物商业利用企业家和动物保护团体的挑战是如何对商业应用进行管理,以减轻风险,并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的应用。

澳大利亚现有的管理职责分工是:联邦政府主要管理进出口,并正进行对所有联邦的`有关环境的立法进行综合改革,将已有立法归于三个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及遗产保护。各州和自治州均有立法对野生生物进行管理,在政策和实践中,均支持野生生物在生态学上可持续性的商业应用。

其它国家也有类似的实践经验:在南非,由于土地使用政策的改变,使野生物种的所有权回到土地所有者手中,使许多栖息地得到恢复与保护,许多野生物种的分布和数量大大增加,并且还带来了许多社会和文化效益。

4、西方一些国家以牺牲他国资源为代价来保护本国资源

国际上已将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占有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基础十分雄厚,非常重视本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采取各种手段,大肆掠夺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生物资源,利用先进技术,加工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植物药或其它产品,再申请专利保护,并将成果以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的形式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获取高额利润。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世界野生生物资源的控制,进而加速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和经济垄断。发展中国家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和资源损失,许多生物资源的原产国、提供国反而成了受害国。因此,西方一些国家富裕之后,确实注意了物种的保护,但是发达国家保护自己的资源更多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资源为代价的这种做法,应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CITES公约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的英文缩写,亦称华盛顿公约。缔约于1973年美国的华盛顿,并于1975年正式生效。《公约》的保存国政府是瑞士联邦政府。《公约》的宗旨是对其附录所列的濒危物种的商业性国际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防止因过度的国际贸易和开发利用而危及物种在自然界的生存,避免其灭绝。到目前为止,《公约》已有160多个缔约国。《公约》每两年举行一次缔约国大会。

公约贸易是指物种的进口、出口、再出口和从海上引进(指从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海域中取得的任何物种标本输入某个国家)。

中国于1981年加入CITES公约组织。 中国是世界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资源大国,按人均资源情况,中国是资源贫乏国家。

中国为了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繁育工作。已经建立700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动物驯养繁殖中心等,这些保护区的建立保护了大量野生动植物,如峨眉山国家公园保护。上世纪末,全国已建立14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20余种濒危物种人工繁育种群、400多处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100多处植物园和树木园,1000多种珍稀植物得到保护繁育。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措施2

一、主要措施

1、加强管理,严禁滥捕盗猎。不乱杀动物、不捕捉动物、不贩卖动物。

不虐待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猎杀须严格控制。加强【枪】支弹药及狩猎工具的管理,严令禁止偷猎、诱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对种群数量过多或有重要用途的野生动物,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捕猎。

2、不破坏他们的生长环境,营造栖息环境,解决食物短缺。在经过充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分布、活动规律、繁育、食物链等以及鸟类的迁徙规律、繁育特点、食物特性。在食物短缺的季节,对种群数量少及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提供食物。

3、野生动物的救护繁育。野生动物的救护实行个体的人工救护,对离群、受伤、感染疫病老弱的野生动物以迁地的方式进行人工救护、健康恢复、野生放生等措施,以维持和壮大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

4、加大高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力度,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成效。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一是国家制定了有关的技术规范,努力改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条件。比如,我国已经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野生动物、饲养场通用的技术条件等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技术的章程规范。通过这些制度和规程,对野生动物饲养的场地、卫生防疫以及饲养的技术条件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开展了一系列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场所的清理整顿,对技术达不到要求的单位,及时整改,有的停止其经营活动。比如说对养熊取胆,通过清理整顿,我们使养熊场的个数,从九十年代的480多个,降到现在的68家,达到规划要求的就留下来,其他的都予以取缔。养熊取胆已经从以前的穿铁背心、用小铁笼等行为全部转变为现在的自体造管引流无痛操作,并对熊的活动场所进行了极大的改善。

6、全面停止了一切利用活体动物来喂养猛兽的表演行为,规范了动物园、马戏场等野生动物的展出和表演。

7、推出实行驯养繁殖活体野生动物的标识制度,努力建立驯养繁殖活体野生动物的档案,强化管理措施,保障动物得到良好的待遇。

8、制定并发布了活体野生动物运输的要求,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来推动我国野生动物运输的管理,确保野生动物的运输安全和动物的福利。

一是扩大我乡保护范围,搞好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严禁围湖造田,并对湖区进行功能、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评估,在此基础 上,扩大保护区与提升原有的自然保护区级别;控制我乡开发规模,严禁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对湖区湿地的侵占 ,同时,加强周围县区湿地保护能力建设力度,搞好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从而保护我乡的生物多样性。

二、加强我乡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

抓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人人皆知;及时发现各类破坏天鹅及鸟类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收购、运输、经营鸟类的犯罪行为;不定期对城区乡镇经营野生动物餐馆、酒店进行突击检查,查处违法犯罪团伙,遏制我乡地区非法捕猎行为;坚持“防、打、管、建 ”四管齐下,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及时有效地保护我乡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针对当前的现状,对湖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群数量、生态习性、繁殖规律等进行等动态监测,建立起我乡野生动植物信息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保护中心,从而利用先进的繁殖技术,不断扩大我乡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 最终实现对我乡地区野生动植物的根本保护。

四、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建设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各个部门、地区的责任,同时,设立独立的野保站,配备专职 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我乡野生动物保护队伍建设;是健全监测体系。在湖区多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和监测点,完善微 山湖保护管理和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提高当地居民不贩卖动物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促进我乡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措施3

一、濒危物种的概念

什么是濒危物种从字义理解,是指接近危险状态的那些物种。科学上说,是指种群小,野外数量不增的生物类群,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种群小,是指组成该物种种群总量的个体数量少,或者数量有限。但如果要问种群数量要低于多少才能认为是数量少呢我们认为,不同的生物种类应有不同的准则。近年来有人提出最小有效种群的概念,有助于对此的理解。其二是野外数量不增。对有的长期适应进化,处于自然平衡状态的种群,其数量可能是不增的,对于有的受环境胁迫和人类干扰而处于退化状态的种群,其数量也可能是不增的;野外数量不增,可能意味着数量平衡,也可能意味着下降,如果这样的种又是上面所指的小种群,那么,就可称之为濒危物种。但真正要确定濒危物种,还要靠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完成。目前,确定一个物种是否是濒危物种的依据主要有,一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编制的濒危物种红皮书(Red Data Book)及其相关的红色名录。二是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制定的濒危物种名录;三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该名录是国内有关专家,参考IUCN红皮书的内容,制定国内的红皮书,而后,以此为基础,根据我国有吴生物保护的法律而制定。在上述几种不同的名录中,对濒危物种又各自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我国出版的动物红皮书使用了灭绝、濒危、易危等级别(解众,汪松,1995;解众,陈焰,1997),不同濒危等级的制定可用于不同的场合。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物种的濒危状况处在经常的变化状况,上述濒危物种名录需要不定期更新,这要有相应的专家组织来完成,表1是我国红皮书中选定的濒危动植物种类。通过与我国现存各类生物物种相比较(钱迎倩,1994),大致反映出不同类群生物的濒危状况。

二、濒危物种的保护

物种的保护,一般有三种主要类型,即自养保护、圈养保护和基因保护。

自养保护,即保护区保护,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状态下保持物种的自然生长状态,使之不受环境及人为活动的干扰。建国以来,我国的保护区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四大类,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珍贵植物及各种植被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从1956年开始建立我国第一处自然保护区,截至1992年9月,中国已建立保护区708处,总面积560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84%(李渤生,1994);截至1996年底,中国已建立保护区7”处,总面积718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19%(政府白皮书,1996)。《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的颁布为物种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圈养保护,即公园保护,指利用动物园、植物园以及相关的国家公园将动植物限制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保护。以动物园的发展为例,198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成立以来,我国动物园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动物园和公园动物展区有170多处,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动物园有28个(李渤生,1994)。动物园的建设和发展为濒危动物设立了避难所,对动物的饲养、繁育、实验动物的研究、动物保护和动物学知识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发表,生态破坏。

基因保护,即基因库保护,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将生物的遗传基因保存下来的方法。例如,中国农科院系统的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在青海省建立的国家作物种子资源库等等。

三、濒危物种的研究

九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系列调研报告陆续出版,如《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生态学》发展战略等,发展战略对生命科学的项目申请起宏观调控作用。生命科学部在九五期间支持的重点项目中,包括“原生动物进化和多样性”、“川、滇、藏交界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重要植物类群区系演化的研究”、“重要生物类群的分子系统与基因进化规律的研究”、“中国珍稀濒危鸟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及保护对策”等等。上述项目与我国涉危动植物的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论文发表,生态破坏。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有赖于项目组主持人及相关单位科研处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关系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生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九五期间,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也已开始批准实施,本项目将对生物多样性、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开展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我国濒危物种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持续维护提供理论支持。“三志”在九五期间被基金委特批为重大项目继续给予支持。

四、分析与讨论

一般来说,濒危物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物种不是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进入濒危的,而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过程。另外,有的濒危物种也不一定总是处在濒危状态,也可能从濒危状态转向正常。因此,确定一个物种是否为濒危物种,除了上文提出的野外种群小,且数量不增两个必要条件外,还要对物种产生濒危的外在原因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给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我们清楚,虽说IUCN确定了红皮书和红色名录,我国也制定了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这些名录也是需要不断修订的。论文发表,生态破坏。不仅应该关注名录内的物种,那在名录边缘的物种,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论文发表,生态破坏。

在已经确定的濒危物种名录里面,那些物种是否得到有效保护,还有什么科学问题值得探索,是当前的紧迫问题。论文发表,生态破坏。我国保护区建设虽说已有很大发展,但不可能把所有的濒危物种都划入保护区内。论文发表,生态破坏。而且,保护区建设,保护区管理的研究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已经划入保护区的物种,其保护状况如何,有无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跟其他发达国家的保护区理论研究有多少差距,是需要关注的。对没有划入保护区的圈养生物,既要开展其生物学、保育繁殖的研究,有条件的,还可能移栽或放归野外。对有的物种,可以使用野外保护和圈养保护相结合的办法。东北虎、朱鹤的研究可称为两个特例。

在中国境内还有野生华南虎吗? (四)

贡献者回答华南虎,这一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曾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南部地区。遗憾的是,根据目前的资料,野生华南虎已经在我国境内灭绝。

华南虎是一种头部圆润、耳朵短小、四肢粗壮有力、尾巴较长的猫科动物。它们的毛皮呈现出鲜明的橙黄色,上面布满黑色横纹。华南虎的条纹短而窄,间距较大,且常在体侧形成菱形图案,是所有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的一种。作为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以野猪、鹿、狍等草食性动物为食。

由于种种原因,华南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我国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并且在红色物种名录中被标注为极度濒危。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森胡拯救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将华南虎从人工饲养环境中释放出来,进行有效的繁育,以增加种群数量,并恢复它们的野性。

最终的目标是将这些恢复野性的华南虎重新引入我国的野外栖息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设此雀拦立了两个主要项目:中国虎野化工程和中国虎试点保留地项目。这些项目的目的是在中国境内适宜的广阔且安全的栖息地中增加华南虎的数量。

2002年11月,国际野保组织“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与中国国家林业局下属的野生动物研究中心以及拯救中国虎国际联合会南非项目中心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合作进行华南虎的繁育、野化和重新引入到中国的野生栖息地。这是中国政府首次签署此类合作协议,通过借鉴南非野保科学家们带来的技术和经验,希望能够成功地增加华南虎的数量,并最终将它们放归到原本的栖息地,恢复生物群系的完整性。这一合作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南非之间的合作关系。

我国十大濒危动物之首是什么?| (五)

贡献者回答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首华南虎

“中国虎”比大熊猫还稀少的世界濒危动物

目前分布于我国的四个老虎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中,惟有华南虎是中国独有的。19世纪以前,华南虎曾经广泛分布于以我国东南部为主的国内广大地区。20世纪后,由于自然环境变迁、战乱纷扰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华南虎的分布区域不断受到挤压,分布地域面积逐渐缩小。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捕猎和砍伐森林等活动,使华南虎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华南虎的数量急剧减少。

据以往调查估算,目前中国处于野生状态的华南虎仅有20至30只,养殖在中国动物园里的数量也仅有60只,这仪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在最近的一次野外考察中,甚至没有发现活的野生华南虎个体,华南虎已接近物种灭绝的边缘。

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副研究员陆军介绍说,由于动物园中的数量有限,用于交配的华南虎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亲近,目前有的新产虎崽已经开始出现短尾(尾巴短一结)的现象。毫无疑问,如果任由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这一世界最濒危动物将不复存在。

华南虎的遭遇,只是当前我国众多野生动植物所面临问题的一个缩影。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大。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使许多野生动植物严重濒危。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科学调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初步统计,我国现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约410种和13个类的野生植物处于濒危状态。极度濒危的脊椎动物有大熊猫、朱鹮、虎、金丝猴、藏羚、亚洲象、长臂猿、麝、普氏原羚、白鹤、丹顶鹤等;大量的兰科植物和苏铁等植物,在野外已处于非常濒危状态。

近年来,华南虎的濒危处境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8年,我国在福建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启动了总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华南虎繁育野化工程。而“在华南虎主要分布区建立保护站,选择重要区域进行栖息地恢复和改善,建立食物链,促进隔离种群遗传联系,实现野外种群自然增长”等一系列措施也列入了政府规划。

南非老虎野化项目

“目前中国还没有掌握虎的野化放归技术和方法,现行的一些野化尝试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制约了中国虎种群的恢复与发展。”陆军说。

11月26日,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与英国“拯救中国虎”国际联合会及南非中国虎项目中心,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一项关于华南虎野外放归计划的协议。这是我国首次通过跨国合作保护境内的世界最濒危动物。

根据这项拯救中国虎项目合作的框架协议,中国将创立一个华南虎保护模式,利用南非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经验在中国建立一个华南虎实验性保留地(100-200平方公里),并在保留地内恢复自然植被和动物群落。

同时,工作人员将挑选动物园中的华南虎幼崽,然后根据南非的猫科动物野化经验帮助它们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狩猎。那些完成野化训练并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中国虎,将被送到实验性保留地。在那里,中国本土的野生动物将开创性地与华南虎一起野放。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的一位官员说:“通过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野放计划,我们正在更大程度上给予像老虎这样的大型猫科动物一个生存的机会。”

拯救华南虎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在出席这一跨国合作协议签字的庆祝晚宴时说:“所有的动物都需要保护,老虎尤其需要,因为它们在野外实在太濒危了。”

其实,华南虎保护工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于一个濒危物种的保护。陆军介绍说,虎在自然界中存在,不仅仅作为一个物种,它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

在野外一只母虎最小的地盘要15到25平方公里,一只公虎的地盘一般和三、四只母虎的地盘交错。虎能够生存是因为有食草动物,如果没有食草动物,虎是没有办法生存的。假如说在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无限多的食草动物可以供虎捕食,它们就停留在这1平方公里内,但在野生环境下,这种条件是不存在的。因为食草动物也需要植被养活,植被不可能在这么小的一块地上去养活这么多的动物,这些是根据生物链中的一环套一环,只有树多植被好,食草动物才会多,食草动物多了,大型食肉动物才会多。

老虎是生活在食物链顶端的一种动物,它关系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因此,保护老虎不单单是保护老虎这么一个物种的问题,而是保护整个食物链完整性的问题。所有大型猫科动物生存的地方,或者说大型食肉动物生存的地方,只要保护它,就是保护它所生存的这块土地。

英国“拯救中国虎”国际联合会负责人全莉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在中国,有一个中国虎的栖息地恢复起来,那就可以保护相当多的本土动物。金钱豹、云豹、熊、麋鹿、梅花鹿,各种鹿类,都是中国本土的动物。如果没有这些生存在食物链下层的动物,老虎也是生存不了的。这一点就是老虎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生态链的保护神。

全莉认为,在近几年,我们认识到保护动物时的单一性使得保护不可能持续长久。比如:一个梅花鹿保护区,那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尽心。他们用各种方法把这个保护区管理好。可是因为梅花鹿的敌人是豺,他们为了保护梅花鹿,就把很多豺用捕兽夹夹死了,这样就是单一性保护。保护了一种动物,却破坏了另一种动物资源。为什么豺会多?是因为豺没有它的天敌。在五十年前曾经有金钱豹、中国虎,有制约豺的大型动物,现在没有这些大型动物,所以豺的数量增加以后对梅花鹿造成很大威胁。这些都是单一物种保护造成的重大问题。

比放虎归山更难的是还其野性

国家林业局野保司的一位官员称,我国目前的老虎野化实践效果都不理想。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捕食技能,目前动物园中接受训练的老虎只是会在静态下用前掌拍死小动物,然后吃掉。而一只真正有能力在野外生存的老虎,最需要的是一套在运动中捕杀猎物的本领,这也是老虎真正的野性所在。

在食物稀少的野生环境中,虎为了生存需要捕食,所以它要学会如何捕食。老虎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捕杀动物,从小虎捕杀动物开始,积累经验,一点一滴地长大。全莉说:“这是一个过程,而且捕杀技术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这样以后在野外生存时,它才能有效的生存,它捕杀时运用的战略战术也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全莉介绍说:“很多养猫的人都知道扔一个小球,猫会本能地追上去。这是上百年的进化的结果。它生存必须有这种能力,见到一个动的东西就要追上去。但追和怎么追是很有讲究的,野外生存的虎会有效地追,如果没有有效地追捕,玩命地追捕,它消耗体力过大的话,最终也会被跑死。真正在野外生存的虎,它要学会有战略战术地去追捕它的猎物。它需要迂回前进,找最好的地方隐蔽自己,以便最有效地捕获猎物,节省自己的能量。所以我们说动物园的虎,或是中国那些美式野生动物园中的虎,不是真正的野生虎,野生动物园也不是真正野生虎的栖息地。”

但在南非这两年已经有人进行这方面的试验,而且很成功。他们的方式方法是:从小虎(3-6个月)开始,让小虎把训练当成它们的母亲或是师父小虎掌握狩猎经验。比如在虎的脖子上拴一条链子,带着虎从晚上居住的地方到狩猎的地方约50-60公顷,那里有很多野生动物。 最开始时有6个月,小虎刚刚离开母亲(参加试验的是动物园繁殖的虎),那个时候虎不具备捕食的能力。在虎小的时候人就和它培养一种感情,使得人可以接近它,因为在虎没有捕猎技能的情况下,如果人无法和它接近,以后就无法教给它捕猎技能。所以,首先需要从3-6个月的小虎开始培养它和人接触的能力。小虎非常聪明,一旦它知道人不会对它造成威胁,它就很信任人,人才可以教它一些战略战术。

接下来,当人带虎夜间出去狩猎的时候,一定要让虎知道:出了营地就是为了自己生存,捉不到食物就只能饿着。否则就无法让它把狩猎区与过宿区相区别。小虎在野外见到羚羊本能地就要追上去。但人不会马上让它去追,而是带着它跟踪羚羊。羚羊都是野生的,机警而敏捷。当遇到羚羊犹豫的时候,小虎必须学会如何把自己隐藏起来,等羚羊接近或者迂回接近羚羊,发起有效的攻击。

在开始的时候,有时还要人为地制作一只假羚羊,包上羚羊皮,用车拉着,让小虎追逐,以训练小虎在追捕猎物时奔跑的技能。经过两年的试验,两只孟加拉小虎目前已经能有效地把体形比较大的食草动物致于死地了。

最初的时候,两只小虎捕获一只食草动物用了48分钟,到现在它们可以把一只体形与苏门羚羊的食草动物在十几秒钟致死。这种情况下才能证明它有野外生存的能力。

那两只由人来教授捕猎技能的小虎,还不能直接野化放归,但它们可以独自教授其下一代如何捕猎。一般情况下要等到第二、第三代以后的老虎才能野外放生,而且第二代以后的小虎必须完全与人隔绝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云律目网关于野保项目合作协议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