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六千块钱会被判刑吗? (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六千块钱会被判刑吗?

最佳答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6000元的会被判刑。因为我国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案标准是违法所得5000元。一旦被判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话,是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会被判刑,因为立案标准是违法所得5000元。具体的立案标准如下: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 个人信息 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 个人信息 五百条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 个人信息 五千条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 个人信息 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如果想要被定为侵犯公民罪的话,在拿到信息之后必须是用于非法的贩卖,销售给他人才可以。如果仅仅是得到的公民的,但是并没有贩卖,只适用于某些数据研究的话,其实不属于侵犯公民罪的,所以立案标准当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一定要确定好当事人是否有贩卖这个信息。

法律依据:《刑法》第253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 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且还会被没收违法所得。一般来说还未构成犯罪的话是被罚款或者行政拘留。如果在一段时间之内连续多次犯此罪的话,就会对当事人所侵犯的信息或者金额进行累加,累加到标准的也会被判刑。

侵公罪的违法所得怎么认定的?扣除成本吗 (二)

最佳答案法律主观:

违法所得会扣除成本。对于“违法所得”认定,一般情况采取经营收入的“全部说”,因此成本与营利都会予以扣除。违法所得,是指行为人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活动,即实施了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所获得的利益。

法律客观:

《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侵犯公民信息获利6万怎么判刑? (三)

最佳答案刑事犯罪,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6万条量刑是按照三年以下或者是三年的有期徒刑来进行相对应的处罚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的;违法所得五千元的等。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何认定情节严重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的。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几倍 (四)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五倍以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五倍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是多少 (五)

最佳答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是违法所得的一到五倍。犯罪情节较轻的会被处以刑侦处罚,行政处罚的方式为罚款、拘留和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犯罪,除了罚款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是多少?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五倍以下。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有人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个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会更加丰富,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显然无法穷尽。

从内涵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从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是该罪构成中的客观方面要素。“窃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人不知,秘密占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无法穷尽,但应当与窃取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现在办理一些业务时,不可避免的需要登记个人信息,作为收集了个人信息的企业,有对公民的个人信息保密的义务,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个人的信息被泄露或者为了获利贩卖个人信息,轻者被治安处罚,重者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信关于侵公案件是什么意思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