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哪些 (一)

贡献者回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
基本准则:2006 年 2 月 15 日发布,2014 年 7 月 23 日修订。它提纲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报表要素、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等十一章内容,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则性规定,为制定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依据。具体准则: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会计具体业务标准的规范。可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2006 年印发 38 项具体准则,2014 年印发第 39 号、40 号、41 号准则,2017 年印发第 42 号准则,涵盖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多方面。应用指南: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具体准则进行强化,解决实务操作问题,包括具体准则解释部分、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部分。解释公告:对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新情况等进行解释说明,确保准则的正确理解和执行,如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 号至第 13 号。此外,还有针对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于 2011 年 10 月 18 日发布,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二)
贡献者回答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地位十分重要。基本准则是在1992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实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供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将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修改) (三)
贡献者回答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下同)。第三条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第四条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第五条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六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第七条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第八条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一条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十三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十四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第十五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第十七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第十八条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第十九条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三章资 产第二十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第二十一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第二十二条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第四章负 债第二十三条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第二十四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呀? (四)
贡献者回答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提供核心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为组织设计和实施会计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构成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
**2. 设定统一标准 在会计核算程序、方法等方面设定统一标准,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 作为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依据 基本准则作为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原则,确保各项具体准则之间的协调、严密和科学性。
**4. 包含总则部分 总则详细阐述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性质、制定依据、适用范围、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以及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5. 明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包括准确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等原则,这些原则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审计会计报告公允性的重要参考。
**6. 规定会计要素的相关准则 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7. 明确会计报表体系 规定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主要会计报表,形成适应国际通行标准的会计报表体系,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信息。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云律目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