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也有会见近亲属的权利! (一)

死刑犯也有会见近亲属的权利!

优质回答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2年3月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郭文思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安排罪犯郭文思会见了近亲属,依法充分保障了被执行罪犯的合法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明确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有权会见其近亲属。并且,罪犯还可以申请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留下遗言,如果罪犯近亲属申请会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及时安排。准予死刑犯与亲属作最后的会见,既可以满足他们表达亲情的欲望,更有利于罪犯认罪服法,还可使其亲属感念国家的仁慈之举,接受刻骨铭心的法制教育,并能对死刑犯的身后之事作些交待。因而,死刑犯要求会见亲属及亲属要求会见死刑犯的权利,理应受到尊重并予以切实保护。

罪犯执行死刑前可以会见家属吗? (二)

优质回答死刑是现代人类刑法的“天花板”,被判死刑会给罪犯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那么为了让罪犯接受命运,在死刑前是否会有“特殊定制服务”呢?

网友咨询:

罪犯执行死刑前可以会见家属吗?

浙江学优律师事务所周建胜律师解答:

可以。

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可以申请会见其近亲属。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对经查找确实无法与罪犯近亲属取得联系的,或者其近亲属拒绝会见的,应当告知罪犯。罪犯提出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留下遗言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通知会见的相关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罪犯近亲属申请会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在执行死刑前及时安排,但罪犯拒绝会见的除外。罪犯拒绝会见的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并及时告知其近亲属,必要时应当进行录音录像。

罪犯提出会见近亲属以外的亲友,经人民法院审查,确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确保会见安全的情况下予以准许。罪犯申请会见未成年子女的,应当经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同意;会见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视频通话等适当方式安排会见,且监护人应当在场。

浙江学优律师事务所周建胜律师解析:

会见由人民法院负责安排,一般在罪犯羁押场所进行。会见罪犯的人员应当遵守羁押场所的规定。违反规定的,应当予以警告;不听警告的,人民法院可以终止会见。实施威胁、侮辱司法工作人员,或者故意扰乱羁押场所秩序,妨碍执行公务等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复核及执行程序中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第六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可以申请会见其近亲属。

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对经查找确实无法与罪犯近亲属取得联系的,或者其近亲属拒绝会见的,应当告知罪犯。罪犯提出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留下遗言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通知会见的相关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周建胜律师简介

自2012年起,先后在浙江海昌律师事务所和浙江学优律师事务所执业,至今已经手民商案件,刑事案件上百起。执业过程中,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和理论功底,办事认真严谨,细心负责,为委托人竭诚服务。

死刑犯执行前可以见几个家属 (三)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对家属人数没有硬性规定。死刑是最为严厉的刑事处罚措施,是对犯罪分子生命的剥夺,而死刑适用的是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分为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两种执行方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有权会见其近亲属。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云律目网关于甲在被执行死刑前,有权申请见他的妻子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