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职务侵占拿到谅解书会怎么判刑
- 2、职务侵占罪有谅解书和没有谅解书在量刑上相差多少
- 3、职务侵占立案前退还还是犯罪吗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职务侵占拿到谅解书会怎么判刑 (一)

答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职务侵占案件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谅解的,会不会判刑要依据犯罪的情节等因素而定的。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拓展资料:职务侵占达成谅解后还判刑吗?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法律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职务侵占罪有谅解书和没有谅解书在量刑上相差多少 (二)
答职务侵占行为中,如果取得被害单位或个人的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考虑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我国刑法中的人道主义原则,即在法律框架内给予犯罪行为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同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者,则可能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可能附加没收财产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单位委派至非国有单位的人员,若涉及职务侵占行为,将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这通常意味着更高的刑罚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取得谅解书对于减轻处罚至关重要。谅解书能够表明被害人对犯罪行为人的谅解,有助于缓和双方关系,减少社会矛盾。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犯罪人态度以及被害人的意愿等因素,从而决定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
总之,谅解书在职务侵占罪的量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法律规定了具体的刑罚范围,但最终的判决结果往往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及被告人的悔改表现来决定。
此外,职务侵占行为不仅涉及刑事责任,还可能带来民事赔偿责任。在某些情况下,被害单位或个人可能会要求犯罪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以弥补其遭受的损失。
因此,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的犯罪行为人而言,积极争取被害单位或个人的谅解,并采取措施弥补损失,是降低刑罚风险的重要途径。
职务侵占立案前退还还是犯罪吗 (三)
答职务侵占立案前退还,仍然构成犯罪,但如果公司愿意谅解并出具谅解书,可能公安会不立案或撤案。具体分析如下:
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就已经构成了职务侵占罪。即使在立案前退还了侵占的财物,但由于已经完成了侵占行为,因此仍然构成犯罪。
可能不立案或撤案:如果在立案前,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退还侵占的财物,并且得到公司的谅解,公司愿意出具谅解书表示不追究其刑事责任,那么公安机关在考虑到这些因素后,可能会决定不立案或者已经立案的进行撤案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就不构成犯罪,只是在法律程序上可能得到一定的宽宥。
相信关于职务侵占罪公司谅解书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