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点评! (一)

时事政治点评!

优质回答从歌手谢东、满文军到著名导演张元、张一白,娱乐圈里的明星吸毒事件频见报端。这一社会问题不禁引起人们的深思:娱乐圈为什么会不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发现,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只能成为娱乐圈的短期热点,让人见怪不怪了。但我觉得,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还是不可忽视。

明星吸毒,而使得又一个偶像的轰然倒塌。可是,我要说,倒下的绝不仅是一个谢东,一个满文军,一个零点乐队,坍塌的是整个影视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随着一个个偶像从神坛的跌落,使原本坚实的偶像基座也变得动摇起来,终而导致偶像群体的塌陷。明星吸毒已经造成了对演艺环境的玷污和严重的社会影响,让人们对影视圈的名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了一定的不信任。

明星吸毒,滋生出社会恶习的毒瘤。身为明星,举手投足备受人们关注。这些公众人物,成为人们追捧和仿效的时代先锋。年轻一代对偶像们的一切行为都推崇备至。因此,明星吸毒,会给青少年们以错误的认识导向,甚至让“粉丝”盲目效仿、追求快感、进而不惜铤而走险。倘若明星们对自己的生活玩世不恭,则会使人产生认知错位,使粉丝们价值迷失,纷纷效仿,进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整个社会道德出现滑坡。

要维护明星们的偶像地位,需要明星们洁身自好,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做德艺双馨的从艺者。须牢记,只是做“一时之星”,没有来自内在的光辉,终究难以光照世人。很多明星是凭借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在一夜之间走上了被人顶礼膜拜的神坛的。但是,如若你从此以明星自诩,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道德准则,那么,总有一天,你会金剥泥落,摔下神坛。

很多如田华、孙道临等老一辈德艺双馨的明星和艺术家们之所以为大众所敬仰,正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着道德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只有每一个明星高擎起道德大旗,建构人格大厦,才能重塑娱乐圈的整体形象,使娱乐圈富有较高的道德纯度。

明星吸毒现象的发生,暴露出他们内心世界的空虚,缺乏支撑自己不断追求的人生大厦。一旦自己被带上了众多的光环,他们反而会迷失了自我,道德上出现了失范,人生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和目标。因此,笔者真诚地期待,作为明星,应当洁身自好,保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人格魅力的提升,真正成为粉丝们追崇的道德楷模。

于正和郭敬明的“丑事”板上钉钉,为何还能光明正大的上节目? (二)

优质回答最近,《我就是演员》第三季在浙江卫视上线,饱受争议的于正坐在了导师席。

让人称奇的是,于正过去一直是个油腻的胖子,可这一次他减肥成功。

在美颜滤镜的帮助下竟然显得眉清目秀,举止投足之间散发出一股斯文的气质,和网上吐槽的“于妈”、“死丫头”判若两人。

于正在节目里也表示,自己要在节目里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

果然节目开始后,于正化身成为一名严苛的导师,他怒斥李汶翰没有演技,说姜潮油腻,更是直言王霏霏没有当演员的潜质。

节目外,于正也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了7条去油腻心得,并在第7条意有所指地说 “心里油腻和浅薄的人比外表油腻还让人恶心” 。

总之戏里戏外,于正给自己立了个“敢为人先,仗义执言”的导师人设。

你别说这一套操作非常有效,有些网友已经被他圈粉,甚至犯花痴地说,原以为于正是个油腻中年大叔,没想到40岁了,身材保持这么好,比台上的小鲜肉还有精神,直接可以出道了。

可是另一边,不少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们对于正已然足以用“恨”来形容。

最先发难的是电影人谭飞,他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被称为“影视界的知道分子”,他言辞犀利发了一条指责于正的动态,形容其为“抄袭起家的编剧”。

著名编剧汪海林转发了这条内容。

这一下惹恼了于正,他在自己的评论区里写道“一汪死谭”,怒怼汪海林和谭飞。

汪海林知道后,立马模仿于正的“文体”在社媒上给了于正7条人生建议,单从内容看,不是人品问题就是涉及违法,几乎每一条都直戳死穴。

于正立刻回应要起诉汪海林。

汪海林也当即表示:不起诉,你就是个弟弟。

于正和汪海林之争暂时告一段落,结局如何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过这么一番炒作,《我就是演员》第三季真的要火了,浙江卫视请于正的这笔钱真心没有白花。

皮哥静观整这起事件后,不免有联想起前段时间在《演员请就位》中担任导师的郭敬明,这位也曾饱受汪海林的炮轰,两场风波何其相似,几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汪海林有没有资格批评于正、郭敬明?

汪海林这些年以敢于揭露影视圈黑幕而被大家熟知。

比如他爆料电视台的选片女主任最喜欢小鲜肉演的剧,为了讨好这些位高权重的中年妇女,很多小鲜肉被迫去陪酒。

比如他说女制片都是“色情狂”,找小鲜肉拍戏就是欲求不满。

比如他爆料当年和煤老板在洗脚城谈投资,都是女演员作陪。

这些爆料极具眼球效应,也让汪海林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可是很快他遭遇了口碑反噬。

质疑他的人有几点理由。

汪海林是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作为圈内领导却很少提出过有力的措施拨乱反正,只图一时口快,爆料点黑幕给自己贴金。

汪海林自己的编剧水平不行,翻翻豆瓣,他的作品口碑一言难尽,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一起来看流星雨》,这部剧就是他最讨厌的流量明星演的。一个编剧业务能力一般,却靠爆料黑幕出名,这事本身就很魔幻。

很多网友直指汪海林也是双标人,对于郭敬明和于正这样的争议声很大的虾兵蟹将重拳出击,对于业内真正的却不敢放一个屁。

基于这些原因,许多人觉得汪海林没有资格指责于正、郭敬明。

但皮哥觉得,任何人都有质疑的权利,我们要听听他说的对不对,而不要去纠结他是谁。

别说汪海林了,就是拍了《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一样有资格评价于正、郭敬明。

二、于正、郭敬明的魔幻“丑事”

汪海林和于正早就结下梁子了。

当年于正看上了琼瑶的作品《梅花烙》,想要购买版权,琼瑶不卖。

后来于正自己编剧的《宫锁连城》上线了。

2014年,琼瑶一纸诉状将于正告上法庭, 并找来汪海林当专家辅助人,这在中国司法史上是第一次。

于正那边也四处求人物色自己的专家辅助人,但整个编剧行业没人愿意做这种有损羽毛的事,最后于正的专家辅助人空缺。

因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很快宣判于正败诉,赔偿500万元加公开道歉。

这是中国史上赔偿金额最大的知识产权案。

案件结束后,中国编剧协会的139名编剧联名呼吁封杀于正,《人民日报》评价于正是“文贼”,按理说于正应该被钉在了 历史 的耻辱柱上。

可是于正赔了钱拒不道歉,等事情热度过了,他复出荧屏,还成为了导师,在省级电视台上指点江山了。

提到于正,很多人自然想到郭敬明,两个人堪称影视圈的卧龙和凤雏。

他们都是文人出身,都是黑料缠身,都是一次次重拳出击锤不死,成为了资本力捧的香饽饽。

那边于正和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员》上谈笑风生。

这边郭敬明和陈凯歌在《演员请就位》里“称兄道弟”,而距离他抄袭事件已经过去了整整14年。

2006年,作家庄羽起诉郭敬明,称他的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了自己的小说《圈里圈外》。

法庭很快宣判,郭敬明抄袭事实成立,赔偿庄羽21万元,并且公开道歉。

和于正一样,郭敬明赔了钱却拒绝道歉。

而他的粉丝也给他疯狂洗地。

比如有粉丝就说,你庄羽写的小说没有火,我家小四给你改了改就大火了,这不就证明郭敬明的实力吗?抄袭不仅无罪,抄袭还有功!

这是这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使得郭敬明从“污点艺人”变成了 “争议艺人”。

2006年抄袭事件刚结束,2007年郭敬明就加入了中国作协,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成员。

你说这事魔不魔幻,难怪郑渊洁要愤怒退出中国作协呢。

风波之后的郭敬明一步步退居幕后,成为了公司老板,真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前几年他还上了央视节目,给自己树了个“直面争议”的坚强人设。

最后被郭敬明一句“纯属捏造,已让律师处理”给轻松化解了,这事最后真的不了了之。

三、于正与郭敬明算不算劣迹艺人?

劣迹艺人是一个行业专用术语。

国家广电总局前几年专门出了规定要封杀劣迹艺人,我们先看看国家是怎么定义这一名词的。

劣迹艺人是指道德败坏,存在人生污点,从事过违法或不道德活动的一类艺人。

客观来说,从这一规定出台后,执行力度确实很大。

你看看文章,够厉害吧,可是因为“周一见”,现在还翻不了身,最近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把他的镜头删了个干干净净。

你再看看范冰冰,腕儿够大吧,可是因为“税务问题”,沉寂一年多,多次想要复出被摁得死死的。

你再看看柯震东,因为吸毒,大好前程被毁,现在还能看到他的一点影子吗?

大众对于这样的永久封杀纷纷拍手称赞,这些人“死”得透透的也是民心所向,但话又说回来,这边不给一点机会,为啥那边于正和郭敬明却没事?

再结合其他艺人,我们可以发现,“劣迹艺人”虽有明确定义,但具体判断时“标准”却很模糊。

比如成龙,有私生子,自己也承认“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他算不算劣迹艺人?

比如关之琳,在香港是“惯三”了,自己在节目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她算不算劣迹艺人?

比如章子怡,当年的“诈捐门”历历在目,她算不算劣迹艺人?

比如赵薇,前有当年的“军旗事件”,后有2017年“被罚禁入股市5年”,她算不算劣迹艺人?

所以,如果严格按照定义来,那么在鱼龙混杂的 娱乐 圈里,恐怕大部分艺人都要被封杀了。

标准模糊就产生了自由裁量权,这就滋生了“双重标准”。

说你是劣迹艺人,你就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

比如我们都知道吸毒是一条红线,但导演张一白吸毒后照样拍了一系列电影,不少还是国庆档上映。

比如黄海波被人设局嫖娼,这几年做了这么多尝试,至今仍然看不到出头之日。

这就是现实的悲哀,模糊的规定没有成为维护正义的武器,反而成了部分人手里的匕首。

回到那个问题,于正和郭敬明算不算劣迹艺人?

于正和郭敬明,他们的“劣迹”是板上钉钉的,是足以写进中国司法史的。

可就是因为界限不明晰,他们爬上了高位,他们掌握了话语权,他们抱团取暖,他们“同仇敌忾”,最后他们不再是劣迹艺人,而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导师。

在中国的省级电视台上,在中国最大的视频平台上,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摄像机后的导演,背后的投资人都知道他们过去的斑斑劣迹,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陪他们演戏,尊称他们老师,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

我们普通人还在享受996的福报的时候,他们却招摇过市赚得盆满钵满,实现了财富自由,甚至言辞恳恳教导新生代,这是何其荒唐的一件事。

最后,皮哥宁愿现实中多一些汪海林这样背后捅刀的真小人,也不愿看到于正和郭敬明这样在台上人模狗样的“伪君子”,毕竟血淋淋的现实要比粉饰的太平更让一个行业获得进步。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柯震东提名金马影帝:宽容可以,但应留有底线 (三)

优质回答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禁要问: 你让我们给你机会,谁能给为缉毒失去生命的缉毒警一次机会?

这次金马奖对柯震东的提名,不仅是对中国禁毒工作的挑战,更是对全民道德底线的挑战。 2014年8月,经群众举报,北京警方在东城区将房祖名、柯震东等涉毒人员查获,在房祖名住所缴获毒品大麻100余克。柯震东因吸食毒品被行政拘留。如今仅时隔两年,柯震东就凭借金马奖提名,高调回归大众视线。部分支持柯震东复出的网友甚至叫嚣道: 他是吸毒了怎麽滴吧,招谁惹谁了,他也在为自己犯过的错误改正,还不好火的时候他就是男神,吸了毒就不是了呀,你们不觉得自己很low嘛。 此番言论登时引来众多网友不满,在互联网上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撕逼战。而看这些为其洗白的言论,我甚感悲哀。 柯震东的复出已经对很多人的三观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连“他是吸毒了怎么滴吧!”这句话都能义正言辞的说出口。而他所谓的“知错能改”难道就是被警方逮捕和新闻发布会上时的痛哭流涕么,这显然站不住脚。

有时,我们保持宽容待人的心本没有错,但是我们的宽容更应留有底线。 特别欣赏一位网友说的话 ,如果这些公众人物吸毒之后还能走上事业的巅峰,被他们的粉丝所原谅,那么很有可能给你的孩子留下一个印象:可以吸毒。因为会被原谅。 的确如此,对公众人物的过分宽容,不利于营造风正气清、洁身自爱的社会氛围,而对青少年更有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就像张默,大家原谅了他,他彻底悔改了吗?答案告诉我们,他依然走回头路;李双江的儿子第一次犯错误,梦鸽出来哭着祈求大家的谅解,最后李天一还是错上加错,错的更离谱,这就是对公众人物宽大处理的后果。

而正是我们对明星偶像们过于宽容,才导致娱乐圈的乱象层出不穷。对那些吸毒明星大家不抵制、不封杀。反而趁舆论风头,大胆使用。某些违法明星不仅没有受到严惩,反而接片不断,财源广进,人气剧增。导致现在的某些网友三观不正: 以标新立异为美、以炫富耍酷为美、以作风糜烂为美。 记得当初刘晓庆偷税漏税,演艺事业不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更在之后出演了多部影视剧,风头较当年更胜。偶像明星违法被拘,反倒打响了个人知名度,引得众粉丝心疼,赚的钵满盆余。此类风气如一再蔓延,势必会导致部分明星、民众效仿,造成无法收拾的恶果。

如今,在湄公河大案5周年之际,吸毒导演张一白的新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火爆上映,以禁毒大使身份吸毒两年的演员柯震东又获金马奖最佳男主提名。使我感慨万分: 湄公河的缉毒警察为保社会安定,壮烈牺牲者不再少数,谁又能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积极抵制那些吸毒、涉毒、的导演及明星的剧作?我们的质监部门、社会舆论、各界民众,应表明立场,秉承严厉的态度,才能让一些民众、明星看到毒品敬而远之,与毒品彻底划清界限。

对于柯震东一类的吸毒明星我同意其回归社会,但坚决抵制他提名获奖 。而金马奖,作为台湾地区的重要奖项,对艺人应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入围艺人应作为业界标杆和榜样,如柯震东之流的污点艺人应排除在最佳评选之外,这样才能为明星及社会各众敲响警钟,使其明白触犯法律的后果有多严重。柯震东此番一经复出,就可以与梁家辉争夺影帝。可想而知,之后涉毒艺人可能会纷纷通过各种手段洗白,重回大众视野。如今金马奖此番作为,用心何在!?

吸毒作为法律红线,决不可轻易触动。 他认错道歉,本就应该。而接受民众抵制和法律制裁更是理所应当。在我看来,此类事件无须争议。明星偶像不应作为违法乱纪的挡箭牌,粉丝数量庞大,也不应该以舆论造势。错误一旦触碰底线,就必须付出代价,受到严惩,这怨不得别人。

不是我没有宽以待人之心,而是 我不希望看到那些劣迹偶像的复出给那些原本就非观念淡薄青少年留下罪恶的种子。

衷心希望相关制作部门及评奖机构能够认真遴选,净化娱乐行业,给我们以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张一白吸毒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云律目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