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超过37天后怎么处理 (一)

刑事拘留超过37天后怎么处理

刑事拘留超过37天后的处理是,如果证据齐全就可以直接被提请批捕,如果没有证据的话,那么就需要依法的释放,如果超过了时间还继续的关押当事人,那么当事人是可以直接行申诉,或者是要求国家的赔偿。 一、刑事拘留超过37天后怎么处理?

刑事拘留满37天后要么会提请逮捕,要么会被释放。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1、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

2、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直接向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

3、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清犯罪事实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继续侦查;

4、撤消案件的,释放被拘留人,发给释放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二、刑事拘留的条件有哪些?

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

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

《刑事诉讼法》第82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82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在刑事诉讼中,除公安机关依法拥有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以外,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具有以下两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有权决定拘留:

(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后,由公安机关执行。

综合上面所说的,被刑事拘留代表着当事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法》,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拘留,那么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最长不能超过三十七天,如果超过那么就需要由执法人员依法的做出其它的措施,所以,案件的处理就应该有理有据才可以。

被刑事拘留37天后会怎么样 (二)

如果刑事拘留37天后还没有放人,那么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是检察院批准了逮捕,拘留转为逮捕;

2、二是检察院没有批准逮捕,但公安人员可能因故未释放当事人,此时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投诉。

3、此外,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还可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37天在刑事诉讼中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这个期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最长期限30日,和人民检察院作出审查批准意见的最长期限7日。在特殊情况下,如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日。然后,人民检察院需要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刑事拘留初始期限:一般为3日,公安机关需在3日内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

可延长至7日或30日; 复杂案件可延长1-4日(最长7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30日。

检察院审查逮捕期限: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后,检察院需在7日内决定是否逮捕。

总期限最长37天:30日(公安拘留)+7日(检察院审查)→ 若检察院不批捕,公安机关必须立即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 重大复杂案件会走30+7的流程,30天内报捕,7天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家属在刑事拘留37天后如果还没收到放人通知,应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了解案件走向,并考虑委托律师进行会见、阅卷等,以便全面了解案情后选择最有利于亲人的辩护方案。具体来说:

1、尽快委托律师: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具体情况,向家属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2、与律师共同分析案件:律师会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评估案件走向,制定辩护策略。

3、保持与律师的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配合律师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看守所刑事拘留37天一直没提审会放人吗? (三)

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37天,一直没提审也是不会放人的,此时可以转变行政强制措施,如果符合逮捕条件,需要携带逮捕证,逮捕犯罪嫌疑人,若不符合逮捕条件,可以转为取保候审。 一、看守所刑事拘留37天一直没提审会放人吗

是不会放人的,刑事拘留最长37天,如果超过了应当变更强制措施,不能逮捕就取保候审,公安机构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当事人被拘留的,是不需要交纳生活费的,拘留期限的生活费用,由国家财政经费进行支付,刑事拘留后,公安机构将继续调查取证,根据不同法律情况在3天、7天或者30天的期限内报送检察院审查。如果检察院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嫌疑人将构成犯罪的,将会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交由公安机构执行逮捕,公安机构认为嫌疑人犯罪的事实比较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将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二、刑事拘留期限最长多少天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罪该逮捕现行犯罪分子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为了防止他们逃跑、自杀、毁灭证据或者行凶报复,而又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逮捕手续的情况下,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这种措施不具有任何处罚的性质,但拘留期间可折抵相应的刑期。

刑事拘留的期限分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

1、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在14天内侦查部门要报检察部门批准逮捕,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2、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37天,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在该期限内,侦查部门报检察院批准逮捕,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37天一直没提审不会放人,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有两种拘留期限,对于普通的案件来说,刑事拘留的期限是14天,从犯罪嫌疑人进入看守所之日开始计算;对于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件来说,可以申请延长时间拘留的期限,但是最长不能超过37天。

打架刑事拘留37天会判刑吗 (四)

法律主观:

打架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是否被判刑具体要看有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如果没有造成轻伤的,会被公安机关给予相应的 治安处罚 。如果造成了轻伤的,可能涉及到 刑事犯罪 ,需要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 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管制 。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 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 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拘留37天以后一般会有几种结果 (五)

拘留37天后一般会有三种结果:释放、逮捕或者变更强制措施。37天拘留期限属于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的拘留适用期限。在37天期满后,对于无犯罪的,予以释放,需要逮捕的提请逮捕,仍需进一步侦查的变更强制措施,采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刑事拘留37天后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结果:

1、释放,针对的是无罪或证据不足的情形;

2、释放,同时处行政拘留,针对的是罪轻,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要追究行政责任;

3、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针对的是没有逮捕必要和证据不足,需要继续侦查的;

4、逮捕,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经检察院批准逮捕。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打架斗殴被刑事拘留37天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云律目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