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公休假是怎么规定的
- 2、工休还是公休哪个正确
- 3、公休假规定
- 4、公休假和年休假的区别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公休假是怎么规定的 (一)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公休假天数的确定依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具体规定如下:
1. 工作不满一年的员工无年休假。
2. 工作满一年至十年之间的员工享有五天年休假。
3. 工作满十年至二十年之间的员工享有十天年休假。
4. 工作满二十年员工享有十五天年休假。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不计入公休假天数。
此外,若员工离职后重新就业,其休假天数可累计计算。例如,员工在A单位工作两年后离职,随后在B单位工作,其工作年限为两年,可在B单位享受五天年休假。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的。
工休还是公休哪个正确 (二)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
1. 意义区别:
- 公休假:亦称为“公休日和公共假日”,指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
- 工休假:工休假是指在工作期间的假期。这是公司规定的,员工在公司工作满一年或数年后,公司作为一项福利,给予员工休息几天的假期。
2. 规定差异:
- 公休假:是指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
- 工休假:是公司自行规定的,员工在公司工作一定年限后,公司作为福利提供给员工的短期假期。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 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 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公休假规定 (三)
最佳答案一、公休假的规定有哪些
1、公休假的规定如下: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
(3)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4)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2、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什么情况下,职工没有年休假
如下情况下,职工没有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没有年休假;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没有年休假;
3、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的,没有年休假;
4、职工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的,没有年休假;
5、职工累计工作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的,没有年休假。
公休假和年休假的区别 (四)
最佳答案1、公休假又称“公休日”。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例如春节假期。2、年假指的是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一、时间不一致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这是法定年假的天数。
不少用人单位的年休假标准往往比上述法定标准高,通常我们将高出部分称为公司福利年休假。
二、性质不一样
法定年休假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强制性,是企业必须执行的最低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一样,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性质。对于法定年休假未休的,除职工自愿放弃的外,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补偿。与法定年休假不同的是,福利年休假本质上是用人单位给与员工的一种福利,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劳动者也无法以没有福利年假为由要求赔偿。
三、自主性不一样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从该规定来看,对于超过法定标准部分的企业福利年休假,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享受,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享受,以及如何享受企业都可以自主决定未休的超过法定标准的公司福利年休假,是否补偿,如何补偿,用人单位都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定。
年休假计算方法有哪些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劳动者应当平等享有。为了平等保护各类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条例对各类用人单位实行广覆盖,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公休假和年休假的区别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应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对于公休假,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云律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