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被拘留15天却仍未释放出来,这往往意味着事情并不简单。在正常的法律程序中,短期的行政拘留一般不会超过这个时限。超过预期拘留时间未出,很可能涉及更为复杂的调查过程,或者是个案中存在特殊情况,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清事实与证据。家属和外界往往会因此感到焦虑与不安,因为这样的延迟往往预示着案件可能向着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
拘留15天没出来说明什么 (一)

答刑事拘留15天不放人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可能是重大的嫌疑分子。
1、涉嫌犯罪的刑事拘留一般期限为十四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七日;
2、如果有犯罪证据的要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拘留分两种,如果被拘留15天而言,不能凭此来判断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
治安拘留数行为并罚。涉嫌犯罪,遭到刑事拘留,刑事拘留就有判刑的可能。拘留十五天还是不放人,说明问题比较严重了。如果涉嫌行政违法,被裁决行政拘留十五天,而十五天到期没放人,一种可能是有数个违法行为,继续执行行政拘留。还有可能是涉嫌了刑事犯罪,十五天行政拘留到期后会转为刑事拘留或者直接转为逮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
有两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第十七条
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拘留十五天的一般是犯了啥 (二)
答法律分析:在警察局被拘留15天,属于行政拘留。应该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拘留十五天一般是犯了什么事 (三)
答拘留十五天通常涉及违法了相关法律条例。
对于被拘留十五天的情况,一般是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条例。具体的违法行为可能包括轻微犯罪、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其他违法行为。当一个人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处罚,其中拘留是其中一种形式。
在中国,拘留通常是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的。对于某些轻微的违法行为,如打架斗殴、盗窃、诈骗等,如果情节较为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当事人可能会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这种拘留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拘留的期限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被拘留十五天通常意味着违法行为比较严重,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罚。然而,具体的拘留期限还需根据法律程序和案件调查的结果来确定。
总之,被拘留十五天通常意味着个人涉及了某种违法行为。但具体的违法行为种类和情节需要根据法律程序和案件调查的结果来确定。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不违法乱纪,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拘留15天是犯了什么事 (四)
答拘留15天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拘留十五天,属于行政处罚中顶格处罚,一般用于不构成犯罪但是特别严重的违法行为,例如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可能会拘留十日以下的时间。
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对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被拘留15天是什么体验? (五)
答被拘留15天感觉就像被关了15年一样,因为里面没有一点娱乐设施,里面非常难熬。
进去拘留所之后,你就像军训一样了,所内会有固定的时间安排表,包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娱乐,都一清二楚,而且都要严格遵守,一般来说,在拘留所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拘留分成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虽然都是公安机关对你采取了强制措施,但是这两种拘留给你的影响显然是不一样了。
行政拘留既然加了行政两个字,说明对你的只是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常用的行政处罚有警告、罚款、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形式。
针对个人的,经常见的有 警告、罚款、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等。既然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那么对个人的影响显然是低于刑事拘留的。最直白的说,那就是刑事拘留在你的个人档案上是要留下案底的,而行政拘留则对今后几乎没什么影响。
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
第四十四条
拘留所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为被拘留人提供饮食,并尊重其民族饮食习惯。
第四十五条
拘留所应当保证被拘留人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拘室外活动时间。
第五十一条
被拘留人需要打电话的,应当向民警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使用拘留所内固定电话进行通话,通话费用原则上自理。被拘留人打电话应当遵守拘留所的管理规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第五十二条
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还应当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拘留所民警应当查验会见人员的有关证件、凭证,填写会见被拘留人登记表,及时予以安排。
会见被拘留人应当在拘留所规定的时间、区域进行,并遵守拘留所会见管理规定。被拘留人会见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每次会见的人数不超过3人,会见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有特殊情况要求在非会见日会见或者增加会见次数、人数和时间的,应当经拘留所领导批准。
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不受次数和时间的限制,但应当在正常工作时间进行。
对违反会见管理规定的,拘留所可以予以警告或者责令停止会见。
会见结束后,拘留所应当对被拘留人进行人身检查后送回拘室。
经被拘留人或者其亲友申请,有条件的拘留所可以安排被拘留人进行远程视频会见。
第五十六条
被拘留人遇有参加升学考试、子女出生或者近亲属病危、死亡等情形的,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提出请假出所的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拘留所接到被拘留人请假出所申请后,应当立即提出审核意见,填写被拘留人请假出所审批表,报拘留决定机关审批。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在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12小时以内作出是否准予请假出所的决定。
拘留决定机关批准请假出所的,拘留所发给被拘留人请假出所证明,安排被拘留人出所。
准假出所的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被拘留人请假出所的时间不计入拘留期限。
第六十条
对被拘留人的教育,可以采取集体教育、分类教育、个别教育、心理矫治、亲友规劝、社会帮教、现身说法等形式进行。
拘留所应当在被拘留人入所24小时以内进行第一次谈话教育,在解除拘留前进行一次谈话教育。
对被拘留人的集体教育每周不少于10个课时。
第六十一条
拘留所应当每日组织被拘留人开展适当的文化、体育活动。
明白拘留15天没出来说明什么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