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立案标准,玩忽职守罪如何判刑

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立案标准,玩忽职守罪如何判刑

### 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立案标准与判刑详解

一、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玩忽职守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及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导致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玩忽职守罪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主体要件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此外,经人事部门任命,但为工人编制的在依法履行公务时的人员,如乡(镇)工商所所长、合同制民警等,也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主观要件

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擅离职守或者在职守中马虎从事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

二、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规定,涉嫌玩忽职守罪应予立案的情形包括:

  • 人员伤亡

    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或者轻伤10人。

  • 经济损失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或徇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 社会影响

    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如致使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等。

三、玩忽职守罪的判刑

刑罚幅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量刑考虑因素

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职务、职责、玩忽职守的具体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及悔罪表现等因素。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认罪态度好的行为人,可能会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

四、总结

玩忽职守罪是严重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和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四个方面。立案标准则根据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确定。在判刑方面,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义务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立案标准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云律目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