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工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 2、月入工资30万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
- 3、2024个税缴纳标准表
- 4、24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2024年工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一)

贡献者回答2024年工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如下:
工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包括基本的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即月度收入在扣除五险一金后,减去5000元的基本免税额。专项扣除包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涉及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方面。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适用的税率表进行计算,最后减去速算扣除数得出应纳税额。
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 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 若为累计预扣法,需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综上所述,2024年工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包括基本的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月入工资30万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 (二)
贡献者回答2024年个税扣除标准如下4: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税率为3%。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个人所得税还包括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分别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支出。具体扣除额度根据城市规模和纳税人情况有所不同
2024个税缴纳标准表 (三)
贡献者回答202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如下:
1. 工资收入在1至5000元之间的,含5000元,适用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2. 工资收入在5000至8000元之间的,含8000元,适用3%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3. 工资收入在8000至17000元之间的,含17000元,适用1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4. 工资收入在17000至30000元之间的,含30000元,适用2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5. 工资收入在30000至40000元之间的,含40000元,适用25%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6. 工资收入在40000至60000元之间的,含60000元,适用3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7. 工资收入在60000至85000元之间的,含85000元,适用35%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8. 工资收入85000元的,适用45%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税缴纳流程:
1. 企业在发放工资前需代扣代缴税款,并到地税局办理相关手续。
2. 企业财务人员应根据税法规定,计算每位员工的应纳税所得额。
综上所述,2024年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为纳税人提供了明确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纳税人应根据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区间,依法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4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四)
贡献者回答24年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
1、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一方按标准的100%扣除,或双方分别按50%扣除,但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但同一学历(学位)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3、大病医疗: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可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境内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按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最长可以扣除240个月。
5、住房租金:纳税人在工作地无住房而租房的,可以享受租金抵扣。
个税扣除流程:
1、进行人员信息采集和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包括申报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配偶信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信息。
2、填写申报人员的工资薪金金额、社会保险费、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金额,以及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金额。
3、确认申报项目的数据。
4、提交申报,完成税费的缴纳。
综上所述,2024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所提高,特别是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扣除标准,这有助于减轻纳税人的家庭负担。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五条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扣税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云律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