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铊中毒”事件的受害者朱令安详离世,她的故事再次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孩,在青春的年华里遭遇了无情的毒害,其遭遇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在朱令不幸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段鲜为人知的悲剧。很少有人知道,朱令其实还有一个亲姐姐,名叫吴今,多年前也遭遇了离奇的坠崖事件,至今仍是家人心头难以抚平的伤痛。

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去世,没有人知道她还有个亲姐姐【吴今】当年也离奇坠崖 (一)

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去世,没有人知道她还有个亲姐姐【吴今】当年也离奇坠崖

最佳答案受害者朱令的父亲是吴承之,母亲是朱明新,姐姐是吴今。

吴承之,上海人,1940年出生,1959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退休前曾任国家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是朱令事件主人公朱令的父亲。

朱明新,是清华大学投毒案受害者朱令的母亲。

朱令铊中毒后,日常起居主要由父亲吴承之和母亲朱明新照顾。

2004年,朱明新从椅子上摔下去导致脑出血,头顶补上了一块巴掌大的钛合金板。

女儿吴今,精通芭蕾、钢琴、英文,曾以北京市前十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1987年,吴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生物系,在1989年4月,和同学在野三坡春游时,失足坠崖离世。

女儿朱令,从小学到高中一路保送,直至上到清华。她是北京市二级游泳运动员,擅长古琴。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1994年铊中毒后,朱令幸存下来,终日卧床。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

吴今案件回顾:1987年,吴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生物系,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北京大学,简直就是荣誉,毕业后还可以分配工作。1989年4月1日这一天,吴今和班上十几个同学逃课,从北京出发前往100公里以外的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境内的野三坡春游。

等到第二天上课,大家还是没有发觉吴今本人,像吴今这样的学习狂,上周六逃课已经是极限,不可能连续逃课,大家终于发觉不对劲,赶忙联系了吴今父母。

当天上午吴今父母和吴今同班同学先在学校里找,下午他们又跑去涞水县他们游玩过的地方查找了一遍,还是没见到吴今本人。

奇特的是,第二天涞水县附近的村民在小山坡底下发觉了吴今的尸体,这个地方第一天吴今父母和吴今同学也走过,没发觉她的人。

奇特二:根据当时的同学回忆,他在崖底发觉吴今的时候吴今身上没有发觉明显的摔伤痕迹,手指夹缝隙上也没有坠崖时抓树枝或者泥土的痕迹,从20米左右的山崖坠下,脸上一点血丝也没有,而且吴今尸体完全没有像已经出事三天的样子。

奇特三:吴今随身佩戴的电子表时间停留在10点多,那天早上的班车正好是10点多,按照从小山坡到火车站,时间根本不可能够用。

奇特四:这个小山坡离吴今跟上午一起出来游玩的同学距离不远,当天吴今跟同学道别,如果是在这里坠崖,其他同学都应该听得到声音。

奇特五:吴今当天穿的是紫色衣服很显眼,发觉她时是躺在一块石头上,这么明显的为什么吴今父母和吴今同学过来找的时候没发觉,还是吴今当时的表情像睡着,面容安详,衣服整齐,根本不想坠崖。

奇特六:吴今当天和同学道别的时候随身携带着行李,如果是坠崖,吴今的行李应该是在她旁边,至今找不到吴今的行李。

奇特七:吴今当天借口离开不是去找上午返校的同学,那么这中间她去了哪里,见了哪个人?而且这个人吴今要瞒着所有同学。

后来警方问吴今同学要了吴今的生前日记、书本、纸张,查查吴今是情感纠纷还是其他原因。

有人说吴今头部上的伤是吴今死之后嫌疑人用钝器打伤制造的假象。

其实那时候想查吴今的死亡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法医征求吴今父母,解剖吴今尸体,吴今父母拒绝了,他们接受不了自己的女儿死后还不能安生。

他们宁愿接受自己的女儿是意外坠崖身亡。

所以,吴今当时去见了谁,到底经历了哪些,至今是一个谜。

【朱令】铊中毒案件回顾: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饭;接着(12月5日)胃部不舒服;最后(12月8日)她的头发开始脱落,并在几天内掉光。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虽然没有查出病因,但住院一个月以后,朱令的病情得到缓解,并长出了头发,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

1995年2月20日,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朱令返校。

1995年3月6日,朱令的病情恶化,她的腿疼痛很厉害,并感到眩晕,朱令父母将其送往北医三院求治。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带朱令到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李舜伟教授接诊后,告诉朱令的母亲“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但是由于朱令否认有铊盐接触史,并且协和医院不具备做该项化验的条件,协和医院没有进行铊中毒的检测。

1995年3月15日,她的症状加重,开始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朱令住进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协和医院按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诊治。

1995年3月23日,朱令中枢性呼吸衰竭,协和医院采取了气管切开术。

1995年3月24日,协和医院开始对朱令采取血浆置换疗法,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毫升,有些人认为这对未确诊的情况下维持朱令的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朱令感染上了丙肝。

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送入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1995年3月28日陷入昏迷状态,直到8月31日苏醒,朱令共昏迷长达5个月。

1995年4月28日被确认为铊盐中毒。同年5月5日,清华大学保卫部报案。因从朱令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北京市公安局接报后经过侦查发现,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协和医院对朱令进行了多项检测(包括艾滋病病毒HIV,脊髓穿刺,核磁共振,免疫系统,化学物质中毒,抗核抗体,核抗原抗体和莱姆病等),但除了莱姆病以外,其它项目的化验结果皆为阴性。

根据互联网的反馈以及陈震阳1995年4月28日的化验结果,朱令开始服用对症药普鲁士蓝,服用当天,血液中的铊离子浓度开始下降,这是朱令到协和医院求诊的第50天,一个月后(一说10天),体内的铊被排出。但是,由于铊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朱令的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视觉几乎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且仍处在昏迷中。

调查结果:朱令同宿舍的同班同学孙维,被警方认定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且跟朱令接近的人。经过详细调查,警方正式将其列为投毒的犯罪嫌疑人。孙维的祖父孙越崎和伯父孙孚凌在民主党派和政协担任要职,而正是显赫的家庭背景,被认为是本案件的调查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吴承之和朱明新的两个优秀女儿都是离奇遇害,一死一残,全都是悬案,无法查清真实凶手。

都是大学入学第二年遭遇不测。

朱令父亲吴承之出来发声还是为了朱令现在的病情发声,大女儿的离去一口不提。

这种一对女儿双双遭遇离奇不测、无法破案的概率简直低的可怕……

吴,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朱家……

吴承之和朱明新到底接触了什么惊天机密?

迫害?间谍?威胁?案件后期沉默的北京警方……本是很容易破获的案件……

最后一个女儿活到了50岁……吴承之言语之间已经满足……

似乎吴朱家人被针对……真相好像被永久封入看不清摸不透的铁雾之中……

重金属【铊】是克格勃常用的毒剂之一,苏联解体后克格勃改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朱令是清华还是北大的 (二)

最佳答案朱令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

朱令(1973年11月24日2023年12月22日),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朱令于1994年出现全身瘫痪、脑神经受损等铊中毒症状,并造成终身伤害。朱令的室友孙某有重大嫌疑,警方也曾锁定凶手就在朱令的身边,但最终此案不了之。

1998年8月,公安机关解除了对孙某的嫌疑,并取消之前对她的出国限制。朱令案除了铊中毒外几无证据。即便是铊中毒这一点,也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搞清楚,朱令具体的中毒时间和中毒方式都是未知的。

2013年4月16日,随着复旦投毒案的告落,关于彻查朱令案的呼声亦再度涌现。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表示碍于证据灭失无法侦破,且过程中未受任何干扰,呼吁公众理性看待此案。

2023年11月24日,朱令在病床上迎来50岁生日。铊中毒后,朱令2023年又查出脑瘤,病情危重;12月22日22时59分,朱令在北京离世,年仅50岁。

朱令的精神品质:

1、坚韧不拔:朱令在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即使在遭受重大打击和困境时,她也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追求和努力。

2、乐观向上:尽管命运对朱令并不公平,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她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3、热心助人:朱令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她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经常为别人着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4、追求真理:朱令对于真相和公正的追求从未停止。即使面临困境和压力,她也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断寻求真理和公正的所在。

5、勇于拼搏:在面临生命的挑战时,朱令展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她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断努力拼搏。

你如何看待北大学生的宿舍关系? (三)

最佳答案朱令天天半夜12点才回宿舍,而且貌似还有打呼噜的问题。再加上亲身经历,原来这两个人被密谋杀害,都是因为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实际上却是大事的生活中的事被杀的。

虽然大学生宿舍关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一定不要妖魔化,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宿舍关系还是不错的。需要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多角度反思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也不要积累矛盾,不要过度防御,能住在一个宿舍,是一种缘分。

朱令事件是指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

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认定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经过调查之后,几度沉浮,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尚无明确结果。且由于警方对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异常行为,让朱令案成为公众事件,从而衍生出对于作案嫌疑人家庭背景的各种猜测。

朱令的同宿舍同学孙某,曾被警方作为嫌疑人在1997年带走调查,警方称她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后来孙被释放。多年来,不少网友认为孙某有动机并了解铊的属性、有获得铊的途径,因此有投毒的嫌疑,并一直呼吁警方重启调查。

2013年4月16日,随着复旦投毒案的告落,关于彻查朱令案的呼声亦再度涌现,昔日作案嫌疑人孙维遭到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表示碍于证据灭失无法侦破,且过程中未受任何干扰,呼吁公众理性看待此案。

“清华女生朱令中毒案”进展如何了?还有孙维孙释颜哪? (四)

最佳答案距离1994年清华大学砣盐投毒案已经过去了26年了,当年投毒案的唯一嫌疑人孙维现在早就离开了中国,也更改了姓名,成为了孙释颜,在美国过着新的生活。

而孙维作为唯一的犯罪嫌疑人,那么她的日子过得可谓是相当的艰苦。虽然她不一定是那个坑害朱令的人,但是她却是唯一一个被警方列为嫌疑人的人,虽然她没有被实锤,但是在很多网友的心中,她们就认为孙维就是那个凶手。

孙维在中国生活的压力很大,所以她无法忍受,在2006年改名换姓,成为了孙释颜。而即便她更换了姓名和出生日期,但是很多的人依然觉得她是犯罪凶手,认为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她在毕业之后在中国的发展就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所以她在00年初就和一个美国人结婚了,而结婚之后的孙释颜不久也拿到了美国的绿卡,所以她和自己的老公两人就离开了中国,去往了美国发展了。

事情概括:

1994年底清华大学化学系三年级学生朱令出现了奇怪的中毒症状:秀发脱落、面肌瘫痪、发音含混、四肢无力,当时送往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束手无策,查不出病因,她的同学把她的情况译成英文发到互联网上求助,他们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回信2000多封,其中不少回信认为她是“铊”中毒,后经专家诊断证实。

犯罪动机:是她是当时唯一能接触到铊的人,和朱令同一宿舍,且有作案时间,其作案动机就是可能是嫉妒朱令古琴弹得好,使得自己没有在清华民乐团当主演的机会。

尽管当年摄入的铊剂量足以夺人性命,但是朱令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通过上文关于北大投毒案铊中毒案的相关信息,云律目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