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时58岁逃避到70岁才处理还要蹲监吗? (一)

经济犯罪时58岁逃避到70岁才处理还要蹲监吗?

贡献者回答按照刑法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由此可见,70岁的老人犯罪的,仍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该判刑坐牢的依然要坐牢,只是对于已年满75周岁的老人来说,符合条件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罢了。

在实践中,由于老人存在年老体虚等各种问题,法院在判刑量刑时,往往会对老年人适用缓刑,实则其只要不再故意犯罪的,就不用坐牢了。

当然了,要是老人犯了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的,法院就不一定判处老人缓刑了。法院是否判处缓刑,完全是根据案件情况和犯罪分子的情况来定的,并非对某些犯罪、某些犯罪分子必须判处缓刑的。

70岁老人满足暂予见外执行条件的可不用坐牢

根据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由此可见,70岁的老人,要是存在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向监狱申请暂予监外执行,出来回家服刑。

总之,70岁老人犯罪仍是需要被判刑的,该坐牢的就要坐牢,要是有矛盾的有困难的,可以向亲友、村委会和政府寻求帮助,不要使用过激的方式处理。如果已经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抓捕了的,要是及时找刑事辩护律师协助处理,收集自首、坦白、立功等等可以从宽处罚的证据资料,争取法院宽大处理。

经济犯罪嫌疑人死亡后还需要再犯吗 (二)

贡献者回答经济犯罪中的嫌疑人死亡后,如果有犯罪事实、证据确实、充分的,能被定罪,但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追究的,则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诈骗案追诉期是多久时间? (三)

贡献者回答诈骗案追诉期是五年的时间,因为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明确地规定,犯诈骗罪的需要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诈骗罪的追诉时效应当是按照五年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 一、诈骗案追诉期是多久

诈骗案追诉期是五年的时间,诈骗罪追诉时效是从犯罪的最后一次诈骗时开始计算,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5年。根据诈骗罪量刑标准: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6万也就可能判处4年多一点点,不足5年,所以追诉时效应该是5年。前提是当年公安机关没有立案,对于公安机关已经立案的案件,不适用追诉时效。

二、诈骗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的。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个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因此,只要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合同诈骗,骗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就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单位或者个人的刑事责任。

立案标准的第一种情形,“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个人实施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的五种情形之一,诈骗他人财物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的。

立案标准的第二种情形,“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的”,应当立案追究。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可能很多的人对于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刑事案件当中其实也是有追诉时效规定的,比如说诈骗罪,如果有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那么就是五年的追诉时效。

合同诈骗案追诉时效为多长时间 (四)

贡献者回答合同诈骗案的追诉时效为15年。这一结论主要基于《刑法》中关于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此的详细解释:

一、追诉时效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的追诉时效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对于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其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二、合同诈骗罪的法定刑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经济犯罪,其法定刑根据犯罪情节和数额大小等因素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合同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可能达到十年有期徒刑。因此,按照《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三、追诉时效的起算

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如果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者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控告或者起诉,或者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追诉时效中断,并从新的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日或者强制措施执行完毕之日起重新计算。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案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这一时效期限是根据《刑法》中关于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以及合同诈骗罪的法定刑来确定的。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云律目网希望经济犯罪时58岁逃避到70岁才处理还要蹲监吗?,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