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立案标准 (一)

经济犯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新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的行为将被立案追诉。规定进一步明确,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达到五千元的,同样需立案追诉。

此外,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行贿,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的行为也将被立案追诉。该规定还特别指出,国有公司、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涉及以下情形之一的,需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十万元;亲友非法获利超过二十万元;导致相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或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等。

低价出售国有资产损失达30万元也将被立案追诉。根据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如果徇私舞弊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国有资产,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三十万元,或导致相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或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等,也将被立案追诉。

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五十万元,或导致相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或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等,同样需立案追诉。

此外,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或企业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一百万美元外汇被骗购或逃汇一千万美元的,也将被立案追诉。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达到一百万元的行为将被立案追诉。如果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二十万元,或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也将被立案追诉。

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实施恐怖活动个人的行为也将被立案追诉。根据规定,“资助”是指为恐怖活动组织或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筹集、提供经费、物资或提供场所及其他物质便利的行为。“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包括预谋实施、准备实施和实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

有意使用假币达到400张或明知是伪造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或币量在四百张(枚)的,也将被立案追诉。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或币量在二百张(枚)的行为同样需立案追诉。伪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或币量在二百张(枚);制造货币版样或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其他伪造货币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将被立案追诉。

经济案件金额达到多少会被判刑 (二)

一、非法经营金额达到多少判刑

1、非法经营金额达到五万元的,会被判刑。立案标准是: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的;

(2)非法经营卷烟二十万支的;

(3)曾因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三年内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且数额在三万元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二、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1、客体要件: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非法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通常是指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才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而未满16周岁或精神病人,是不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所谓“单位”,是指各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法人、组织;

4、主观要件:非法经营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经济犯罪一般判刑多久 (三)

法律分析:

经济犯罪包括很多罪名,例如诈骗罪量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在三千元至一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在三万元至十万元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在五十万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经济案件判刑标准 (四)

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一般经济案的量刑是处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为最低标准。情节严重的一般都会处十年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具体的罪行需要根据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经济案件种类来进行相关的判断。

【法律分析】

经济犯罪有很多种类,每一种的量刑标准都会有所不同,主犯与从犯的量刑标准也会不一样。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国家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国家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刑事案件立案后多久能判决,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简单的案件可能三个月内结案,复杂的案件可能半年,一年,甚至更久。一般来说,如果是非法占有财产的罪名最低刑罚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最高的应该是在三年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于经济犯罪案,除非是数额非常巨大并且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极差,不愿透露相关金额的去向。否则不会被判处死刑或者是无期徒刑的。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经济刑事案件判刑标准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云律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