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与掩隐罪到底如何区分? (一)

帮信罪与掩隐罪到底如何区分?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是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以下简称掩隐罪)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并非全部竞合。

网友咨询:

帮信罪与掩隐罪到底如何区分?

江苏高志平律师事务所周一律师解答:

帮信罪与掩隐罪的主观方面均为明知,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明知的内容不同,这需要从明知程度、犯罪对象、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明知的程度。帮信罪的主观明知是一种概括性明知,具有高度盖然性,即行为人只知对方可能实施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对被帮助对象的犯罪手段、性质等都不明确,若明知上游犯罪实施某种具体犯罪行为仍提供帮助的,则可以犯罪的共犯论处;而掩隐罪主观明知既可能是概括性明知,也可能是具体性明知,即明知转移的是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但对于具体是什么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可以明知,也可以不明知。

二是犯罪对象。帮信罪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对象通常是上游犯罪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其犯罪对象不仅包括犯罪行为,还包括严重违法行为;而掩隐罪行为人实施的行为针对的只能是上游犯罪所获得的赃款赃物,游犯罪事实成立为前提,其犯罪对象仅针对犯罪行为。

三是发生时间。帮信罪发生在上游犯罪实施过程中,包括事前明知、事中明知和事后明知;而掩隐罪发生在上游犯罪既遂或者未遂但已阶段性终结,即明知是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而提供“两卡”,限于被帮助对象成立犯罪的情形,是“事后的明知”。

江苏高志平律师事务所周一律师解析:

行为表现方面。帮信罪行为人出于获取报酬的动机参与,其直接目的是完成资金在网络犯罪行为人的账户和其他账户之间支付结算,是一种被动状态;而掩隐罪行为人在明知支付结算的是网络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情况下,不仅收集、提供“两卡”,而且通过转账行为使得有关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在不同账户之间转移,行为积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提供“两卡”并按照要求刷脸的行为认定,应结合行为人主被动状态、接收刷脸次数等综合评价认定,不能径直适用掩隐罪。

行为方式上。帮信罪的客观行为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而掩隐罪需要有“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等行为,具体到“两卡”犯罪中,主要是指代为转账、套现取现,或为配合他人转账、套现取现而提供刷脸等验证服务、协助解冻等帮助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择一重处】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周一律师简介

无锡高校专职讲师、兼职律师。长期从事民法、刑法研究与实务工作。擅长婚姻家事和侵财类、侵犯人身权利、计算机类刑事犯罪案件。

帮信罪与掩隐罪到底如何区分 (二)

1、行为者对上游犯罪的明确认知程度有所差异:在涉及到的犯罪类型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规定了被告人应明确了解上游犯罪的性质及其所带来的法律后果,而帮信罪仅要求被告人知晓上游行为具有高度的犯罪风险倾向;

2、两项犯罪活动所处的犯罪阶段迥异:在时间顺序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通常发生于上游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之后,属于一种事后的协助行为;而帮信罪则主要发生在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之中,对于犯罪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在证据标准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在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时,必须以犯罪行为已经实际完成作为必要条件;

然而,在判断是否构成帮信罪时,需要证明被告人的协助行为与上游犯罪之间构成了共同犯罪关系。

帮信罪和掩隐罪界定是什么 (三)

1.犯罪客体性质有别:帮信罪主要针对的是他人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施行犯罪行为时所需要的技术支持或协助;而掩隐罪则主要针对的是犯罪所得及其衍生收益,其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来掩盖、隐藏这些犯罪所得及收益。

2.具体行为方式各异:帮信罪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协助;而掩隐罪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来掩盖、隐藏犯罪所得及其衍生收益。

3.主观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帮信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而掩隐罪则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所涉及的是犯罪所得及其衍生收益。

4.犯罪情节要求有所区别:帮信罪对犯罪情节有着严格的要求,即必须达到严重程度;而掩隐罪并未设定明确的犯罪情节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综合考虑犯罪金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以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掩隐罪和帮信罪的区别 (四)

掩隐罪和帮信罪的区别如下:

1、主观明知程度不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求行为人清楚知道上游行为属于犯罪或违法,而帮信罪只需行为人知道上游行为极有可能是犯罪;

2、犯罪状态不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发生在犯罪之后,属于事后帮助行为;帮信罪则发生在犯罪实施过程中,有助于犯罪的完成;

3、证明标准不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成立以犯罪行为已完成为前提,而帮信罪需证明帮助行为与上游犯罪构成共同犯罪。

掩隐罪和帮信罪的重要性:

1. 掩隐罪和帮信罪的区别体现了法律对不同犯罪行为的精细划分,这对于法官正确适用法律、量刑以及保障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这两种罪行的区别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法律规定,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法律;

3. 掌握这些区别对于法律专业人士来说是基本功,有助于他们在实务中提供更准确的法律服务;

4. 对于法学教育而言,这些区别是教学案例分析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掩隐罪和帮信罪的区别在于主观明知程度、犯罪状态和证明标准不同。这两种罪行的重要性体现在法律适用、公民遵法、法律服务和法学教育等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帮信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区别 (五)

法律分析:

1、主观明知的程度和要求不同。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隐罪)主观明知是,行为人清楚地知道上游属于犯罪行为,或者概括地认识到上游行为属于犯罪或者违法行为。

而帮信罪的主观明知,只需要行为人知道上游行为极有可能是犯罪行为,或有罪特征的违法行为,并不要求行为人对上游犯罪具体犯罪行为明知。

2、两罪的犯罪状态不同。

行为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行为在上游犯罪之后,属于事后的帮助行为,应定为掩饰、隐瞒罪。

若是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行为发生在上游犯罪实施过程中,利用网络信息犯罪的辅助手段,促成了犯罪既遂,应当认定为帮信罪。

3、两罪的证明标准不同。

掩饰、隐瞒罪中对于行为人的涉案金额认定,需要以其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为前提,只需证明掩饰、隐瞒罪成立。

而在帮信罪中,如果没有帮信的行为,那么上游犯罪无法成立,因此必须证明二者构成共同犯罪。

为上游犯罪提供银行卡等支付结算服务,可能涉嫌“帮信罪”,也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罪。但两罪的量刑有很大差异,帮信罪最高刑为3年,掩饰、隐瞒罪最高刑为7年。若没有律师的专业分析,当事人可能会难以辨别,难以争取到较好的结果。

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都是上游犯罪的帮助犯。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行为人而言,没有帮信罪行为人的帮助,其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具体犯罪不能既遂;对于实施侵犯财产权犯罪行为人而言,没有掩饰、隐瞒其犯罪所得的行为,其非法所得(赃款赃物)就不能维持、继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掩隐罪和帮信罪的区别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云律目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