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只查涉案流水吗

帮信罪只查涉案流水吗

### 帮信罪只查涉案流水吗?#### 简介(200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犯罪层出不穷,其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日益成为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帮信罪涉及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行为,其法律界定和处罚标准备受关注。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误解,认为帮信罪的认定仅依据涉案流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帮信罪的认定标准,揭示涉案流水在其中的作用与局限性,以期提高公众的法律认知。

#### 帮信罪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

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一种新型网络犯罪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确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一法律规定清晰地界定了帮信罪的行为范围和处罚标准。

涉案金额与流水的重要性

在帮信罪的认定及量刑过程中,涉案金额与流水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涉案金额是指与具体犯罪行为直接相关的、造成实际损害后果的资金数额,它衡量了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或社会秩序造成的经济损失。而流水则是指行为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过程中,相关资金账户的资金进出总额,反映了犯罪行为涉及资金往来的规模。流水情况能直观反映犯罪行为的影响力和危害程度。

#### 帮信罪认定的多角度考量

综合考量因素

司法机关在认定帮信罪时,并非单纯依据涉案流水或涉案金额中的某一项,而是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除了涉案金额和流水外,还会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帮助行为的具体方式、造成的后果等。例如,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若支付结算金额达到20万元,或违法所得1万元,均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流水认定的规则与实践

在流水认定方面,司法机关遵循一定的规则。流水应是指通过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所获取的资金转入信用卡的金额,且需证明流水中的资金属于收或付的性质。若证明流水中有的不属于收或付的性质,应允许剔除。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日益广泛,司法机关在调查帮信罪流水时,还会涉及对这些平台的查询,以获取交易记录和流水信息。

#### 帮信罪的案例警示与法律教育

典型案例的启示

从多起帮信罪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为人往往出于非法牟利的目的,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提供帮助。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秩序。例如,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办理银行卡并提供给他人用于支付结算,涉及的银行支付结算金额巨大,最终因构成帮信罪而受到法律制裁。

加强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面对帮信罪的高发态势,加强法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公众应提高辨别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切勿因蝇头小利而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普法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帮信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总结综上所述,帮信罪的认定并非仅依据涉案流水,而是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涉案金额、流水、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帮助行为的具体方式及造成的后果等均是重要的考量点。通过加强法律教育和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帮信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明白帮信罪只查涉案流水吗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