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属于什么案件类型 (一)

合同纠纷属于什么案件类型

一、合同纠纷案件类型

合同纠纷案件属于民事案件,这类案件通常源于合同当事人间的财产权益或人身权益纠纷。合同争议可以通过和解或调解解决。如双方不愿和解、调解不成,或和解、调解无效,合同当事人可根据仲裁协议向我国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于涉外合同,同样可以根据仲裁协议进行国际仲裁。

二、合同纠纷诉讼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合同未实际履行,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则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合同效力纠纷受理费用

合同效力纠纷的受理费用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价额分段累计交纳。具体费用标准如下:

1. 财产案件:

- 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 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 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 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 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 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 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 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 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 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法律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遵循诚信原则,保持诚实,履行承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有其他约定。合同当事人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并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合同纠纷案应以约定判还是以法定判? (二)

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合同是双方依法充分协商而成,表达清楚,双方对约定内容没有异议,应当是以合同约定判。

2、如果合同存在问题,一方或双方对合同条款存有异议起诉到法院,则人民法院就会依法判定。

例如:

(1)格式合同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

条款有两种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

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2)合同与法律相抵触或有其他问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3)合同约定不完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

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

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

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买卖合同纠纷属于什么案件 (三)

买卖合同纠纷属于属于民事案件。

合同纠纷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合同纠纷涉及刑事犯罪。如果涉及到刑事犯罪,例如欺诈、盗窃、诈骗等,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2、合同纠纷需要民事调解。如果合同纠纷需要进行民事调解,例如房屋租赁、购买商品等,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调解委员会对双方进行调解;

3、合同纠纷需要法律程序解决。如果合同纠纷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例如诉讼、仲裁等,可以向有关部门报案,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合同效力的含义具体如下:

1、合同效力是合同本身的强制力,表现为对合同的自觉遵守和不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责任乃至制裁。合同的目的是通过履行而实现的。在履行中,当事人对合同义务的遵守,其根本动因不在于合同利益的驱使、诚实信用等道德因素,而在于合同的强制力;同时,不履行合同义务,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责任,并因此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2、合同效力是一种法律保护力,合同和合同权利是依靠法律的保护力维持的。依法成立的合同本身,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涉及非法侵害;合同和合同权利的实现,均受国家法律的保护。由此说来,不被法律保护的合同,不可能存在合同效力的问题;

3、合同效力,实际上是合同的实效力。合同实效力,是实现合同目的的确定性。

综上所述,适用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相关法律,适用于合同纠纷,同时也适用于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协议管辖选择的法院应与争议有实际联系,且协议应用书面形式体现。所以,民事经济合同纠纷是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如果通过协商调解不能解决争议或者当事人不愿意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的,那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按照书面的仲裁协议,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没有书面仲裁协议的,则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合同纠纷案件一般处理多久 (四)

在普通程序下,案件应在六个月内结案,若案情复杂,经院长批准可延长至十二个月。建议与您的律师详细沟通,了解具体案情及处理进展。合同纠纷持续时间过长会增加您的成本,考虑寻找加速案件处理的方法,或适当减轻对违约方的赔偿要求。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解决方案,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在处理合同纠纷案件时,了解法律程序和时间限制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普通程序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完成审理,但若案情复杂,需经院长批准,审理时间可延长至十二个月。与您的律师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案件进展透明,有助于及时解决问题。合同纠纷的拖延会增加您的成本和压力,因此寻求加速处理或调整赔偿要求,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是值得考虑的。

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普通程序案件在六个月内应结案,但若案情复杂,可延长至十二个月。与律师保持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合同纠纷的拖延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损害双方关系,因此考虑寻求加速处理或调整赔偿要求,以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了解审理期限有助于合理规划。普通程序案件应在六个月内结案,若案情复杂,经院长批准可延长至十二个月。与律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合同纠纷的拖延会增加成本和压力,因此寻找加速处理或调整赔偿要求的解决方案,是值得考虑的策略。通过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有助于尽快解决纠纷。

通过上文关于合同纠纷案的相关信息,云律目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