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进行了重要的修订。此次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并促进其合理利用。新法强调了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更为详细和严格的规定。这些修订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
- 1、2019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
- 2、土地管理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3、199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都有些什么内容?
- 4、最新土地管理法是哪年修订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2019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 (一)

答1.《土地管理法》第一条明确了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宗旨,旨在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并切实保护耕地,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第二条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代表国务院行使全民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其他形式侵占、买卖或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用土地并给予补偿。同时,国家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分配国有土地使用权。
3.第三条强调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需采取措施,严格管理、保护和开发土地,并严格控制土地总体规划。该条明确了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使用土地的定义,要求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
4.第五条规定了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国家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立和职责由省级政府根据国务院规定确定。
5.第六条确立了对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义务,并赋予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举报和指控的权利。
6.第七条提到人民政府应对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研究成果给予奖励。
7.关于《土地管理法》的最新修正案,尚未确定生效时间。该修正案仍在修改中,需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以新《土地管理法》为依据,由国务院制定出台《集体土地征收条例》,才能确定新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最低标准。
8.自《土地管理法》制定以来,我国已进行过三次修改。第一次修正于1998年,第二次修正于2004年,第三次修正于2012年,主要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了修改。
9.最新的修正案草案第47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应依照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程序,并给予公平补偿。修正案草案取消了现行法中按土地原有用途补偿和30倍补偿上限的规定,并增加了社会保障补偿。此外,修正案草案还规定补偿资金不落实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并授权国务院制定征地补偿安置具体办法。
土地管理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
答1988年12月29日,第一次修订主要内容是“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些规定为国有土地进入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二次全面修订,明确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修订后的该法于1999年1月1日正式施行。
第三次修订是2004年8月28日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四次修订是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土地管理法修改以保护农民利益作为基本原则和重要目标,重点从征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管理等三方面完善。我们农民是这次修正的最大受益者。
199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都有些什么内容? (三)
答1998年《土地管理法》(而非《农村土地承包法》,因为《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02年颁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土地利用规划与法律关系调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重要调整,旨在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开发:该法还涉及城市规划中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法律关系,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的有序发展。
二、土地征用与补偿
补偿标准调整:1998年版《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30倍,相较于1988年版的20倍有了显著提高。特殊情况下的补偿调整:新增条款规定,国务院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三、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补偿权益保障:虽然1998年的《土地管理法》并未直接提及《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具体条款,但其中关于土地征用补偿的规定实际上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一种保护。通过提高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在失去土地时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
四、细化国家土地所有权
所有权细化: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还进一步细化了国家拥有的土地所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为土地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征用与补偿、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以及国家土地所有权细化等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和完善。
最新土地管理法是哪年修订 (四)
答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作出修改的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共八章87条:
第一章共8条,阐明立法目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基本国策。如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等。
第二章6条(9-14条)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对城市市区的土地、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及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和承包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进行规定。尤其是农村的“三地三权”的规定,为农村土地改革作出法律规定,对农民的权益作出法律保障。
第三章15条(15-29)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法律规定。其中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原则,建立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国家建立土地统计制度。
第四章14条(30-43)对耕地保护进行法律规定。主要规定内容有: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国家鼓励土地整理等。
第五章23条(44-66)对建设用地进行法律规定。规定了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同时规定了土地征收的情形,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规定土地征收的程序、审批权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第六章7条(67-73)对监督检查进行法律规定。规定了监督检查的程序、措施、权限、处置方式。明确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11条(74-84)明确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3条(85-87)明确适用范围和施行时间,规定:在根据第十八条的规定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前,经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继续执行。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土地管理法修订,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云律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