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一)

优质回答(一)根据主合同的效力来判定
担保合同从属于主合同,如果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但是担保合同中约定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不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那么担保合同是有效的。这是根据合同自治原则,约定优于法定。
(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若担保合同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其也可被判定无效。
《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八十八条,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八条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担保人在担保合同上签字了,但没有给担保人合同,这样有效吗 (二)
优质回答担保人在担保合同上签字了,但没有给担保人合同,合同仍然是有效的,合同生效与否是和合同的份数以及持有人是没有关系的。
法律分析
只要担保人签字确认了就是有效的。担保人可以要求持有一份合同原件。保证合同、抵押合同、动产质押合同等都是法定的书面形式合同,如果没有签署书面合同,也没有履行,那么合同还不能生效,如果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生效。所谓担保合同:1、所谓担保合同,是指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同时也是担保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即担保人)之间协商形成的,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以一定方式保证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的协议。2、担保合同旨在明确担保权人和担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合同中的担保人,应当承担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代为履行或者赔偿损失的责任。具体责任承担方式,区分下列情形确定:1、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保证人在债务人的财产经法院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就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的,由保证人承担履行责任。2、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同一的还款责任,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即不论债务人是否有财产,是否经过法院强制执行,保证人都有义务承担保证责任,向债权人偿还欠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什么是担保合同 (三)
优质回答担保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由债权人和担保人签订,旨在确保债务人在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担保人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下是关于担保合同的详细解释:
一、担保合同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担保合同是明确债权人与担保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目的:为债权人的债权提供额外保障,确保在债务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债权人可以从担保人处获得补偿。
二、担保合同的常见担保方式
保证:担保人承诺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由其代为履行或承担赔偿责任。抵押: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作为担保物,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动产或权利优先受偿。
三、担保合同的期限
非固定性:担保合同的有效期并非固定不变,具体取决于合同条款及法律规定。短期与长期:担保期限可以分为短期(如一年内)或长期(多年)。默认遵循主合同:如果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有效期,则默认遵循主合同的履行时间。担保责任终止条件:担保人可以在合同中设定“担保责任终止条件”,如债务人偿还全部款项后自动解除担保责任。
四、签署担保合同的注意事项在签署担保合同时,务必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自身权益与风险。无论是作为债权人还是担保人,都应充分了解担保合同的法律后果和潜在风险。
担保合同包含哪些内容 (四)
优质回答担保合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保证合同内容 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明确担保所针对的债权类型及其具体金额。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规定债务人应偿还债务的时间范围。 保证的方式:说明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具体形式,如一般保证或连带责任保证。 保证担保的范围:界定保证人需承担担保责任的债权范围。 保证的期间: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可协商增加其他相关条款。
二、抵押合同内容 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与保证合同相同,明确抵押所针对的债权类型及其金额。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规定债务人应偿还债务的期限。 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者使用权权属:详细描述抵押物的相关信息,确保抵押物的明确性和合法性。 抵押担保的范围:界定抵押物所担保的债权范围。 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可协商增加其他相关条款。
三、质押合同内容 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与保证和抵押合同相同,明确质押所针对的债权类型及其金额。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规定债务人应偿还债务的期限。 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详细描述质物的相关信息,确保质物的明确性和价值性。 质押担保的范围:界定质物所担保的债权范围。 质物移交的时间性:规定质物移交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可协商增加其他相关条款。
在签订担保合同时,还需注意避免行政命令担保、人情担保和贿赂担保等情况,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云律目网关于担保合同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