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8年法定节假日有多少天 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
- 2、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 共多少天
- 3、2018年法年法定节假日安排
- 4、2018年法定假日三倍工资的都是哪几天?
- 5、2018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2018年法定节假日有多少天 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 (一)
答2018节日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清明节)4月6日(星期五)4月7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共3天,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共3天,与周末连休。
六、中秋节:9月22日至9月24日放假,共3天,与周末连休。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号(星期六)、9月30号(星期天)上班。
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 共多少天 (二)
答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共计29天。具体安排如下:
1. 元旦节:放假3天。
2. 春节:放假7天,包括初一至初七。
3. 清明节:放假3天,仅限当天。
4. 劳动节:放假3天,仅限当天。
5. 端午节:放假3天,仅限当天。
6. 中秋节:放假3天,仅限当天。
7. 国庆节:放假7天,包括1号至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对于在休息日安排工作且无法补休的劳动者,应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而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时,应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具体到节假日,元旦为3天双倍工资,春节初一、初二为3倍工资,其余时间为双倍工资,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均为当天3倍工资,其余时间为双倍工资,国庆节1号至3号为3倍工资,其余时间为双倍工资。
2018年法年法定节假日安排 (三)
答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如下:元旦:2018年1月1日放假,与周末相连共休3天。春节:2018年2月15日至2月21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1日和2月24日上班。清明节:2018年4月5日至4月7日放假,共3天。4月8日上班。劳动节:2018年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共3天。4月28日上班。端午节:2018年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共3天。中秋节:2018年9月22日至9月24日放假,共3天。国庆节:2018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和9月30日上班。
2018年法定假日三倍工资的都是哪几天? (四)
答你好,2018年法定假日三倍工资的共有11天,分别是:1月1日(元旦节)、2月16-18日(春节)、4月5日(清明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8日(端午节)、9月24日(中秋节)、10月1-3日(国庆节)。
拓展资料:
国家为了完善职工的基本休息福利,出台了法定假日的规定,确保职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容能够休假或得到高于平时的薪酬。为了确保规定落实到位,国家每年都会对法定假日的休假时间做出明确规定,规定如何休假以及如何调休。
工资计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发布通知,按照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后,职工全年约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有所调整。这次调整首次应用“月计薪天数”(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来计算加班费基数,因此劳动者节假日的加班费与此前相比略有减少。
应付工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该《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以北京市月平均工资3008元为例,则劳动者节假日加班应以138.3元为基数,发放三薪或双薪。
计薪天数:
针对节假日多一天对加班费到底有无影响的问题,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证实,“《通知》理清了一个概念,就是‘月计薪天数’。加班工资应以此计算,而月计薪天数只与双休日有关,与法定节假日无关,因此对加班费并无影响。”因此在这个新增的“月计薪天数”的意义上,加班费确实比以前按“月工作日”算减少了,但今后无论法定节假日增加到多少天,都对加班费没有影响。
此前有媒体称,每年的法定节假日从往年的10天增加到11天,劳动者加班费会得到小幅增加。根据新计算方法,这种说法有误。
“以前的算法是错误的。”根据《劳动法》“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规定,以前一直都是将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均视为不用支付工资,365天刨除这两块所剩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每月工作日,计算日工资和加班工资。而此算法一直与《劳动法》相悖,包括刚刚废止的2000年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增加一天的法定节假日对于劳动者的影响仅在于,将多一天休息日按照三薪算加班待遇。
2018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五)
答1. 2018年,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全年共有11天法定节假日。
2. 这些法定节假日的安排并非由《劳动法》直接规定,而是由国务院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确定。
3. 2018年的具体法定节假日安排如下: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4. 法定节假日不仅是民众庆祝和休闲的时间,也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5. 这些节假日的设定关系到社会的多个方面,并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的利益。
6. 节假日的放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同时对促进内需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7.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251天减少至250天,相应地,每月工作日从20.92天调整为20.83天。
8. 2008年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引入了“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于计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
9. 节假日加班三薪和公休日加班双薪的计算都是以日工资和小时工资为基数的。
10. 该《通知》明确指出,根据《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本身应当支付工资,即便员工不在岗。
11. 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员工的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天得出其日工资水平。
12. 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员工应按照法律规定获得三倍工资或双倍工资。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2018法定节假日的信息了解不少了,云律目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