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规定的 (一)

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规定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具体规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法对年龄的界定 (二)

法律分析: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三)

法律主观:

《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为: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客观:

刑事责任年龄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等进行划分,划分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我国刑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而知识和智力发展正常的,都是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可见,年满18周岁,是有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刑法上述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八种罪名进行了明文列举,为司法机关正确地解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提供了法律根据。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两个不够明确的问题:(1)上述八个罪名中的强奸罪是否包括奸淫幼女在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奸淫幼女是一个有别于强奸罪的独立罪名。按照这一司法解释,奸淫幼女罪显然难以包含在强奸罪之中。但2000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这一司法解释为使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的奸淫幼女行为负刑事责任,对其按照强奸罪定罪处罚。但已满16岁的人的奸淫幼女行为仍定奸淫幼女罪,由此出现同一种行为按照行为人年龄不同而认定为不同罪名的矛盾现象。为此,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明文取消了奸淫幼女罪的罪名,奸淫幼女行为均以强奸罪论处,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2)上述八个罪名中的故意杀人罪是否包括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的行为这种杀害被绑架的行为是一种故意杀人行为,但这种故意杀人行为包含在绑架罪中。按照罪名理解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这种行为的,不能按照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对于这个问题,200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如下:“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根据《意见》的上述规定。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是八种行为而非八个罪名,由此确定已满14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不能不说是一种扩大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使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是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这是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表明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刑事政策精神。我国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里的收容教养是对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种保安处分措施。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划分是怎么规定的 (四)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在刑法中明确规定,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十四至十六周岁的人,若犯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则需负刑事责任。十四至十八周岁犯罪的人,应当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者,家长或监护人需承担管教责任,必要时可交由政府进行收容教养。对于七十五周岁的故意犯罪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者,则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些规定确保了刑事责任划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维护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五)

刑事责任年龄在我国刑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现行《刑法》第17条,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六周岁。这意味着,只有年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时,才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则应依据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我国法律采取的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通常由专门设立的未成年人法庭审理。在刑罚的适用上,通常避免使用死刑、无期徒刑、死缓或终身监禁等极端刑罚,而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宣告警告、勒令改过、社区矫正等。同时,还会考虑未成年犯罪人员家庭和心理状况,尽量减轻其社会负担,保护其合法权益。

需注意的是,刑事责任年龄的判断是以犯罪行为发生时为准。如果一个人在犯罪时已满十六周岁,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审理时间拖延,导致在法院判决时已满十八周岁,那么他将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可以在实行矫正结束后三年内,由未满十八周岁人的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注销,也可以通过司法机关的裁定进行删除。但这一规定不适用于涉及严重犯罪行为的情况,如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等,相关记录可能无法被删除。

总之,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健康成长。同时,也提醒未成年人要遵守法律,远离犯罪,以免损害自己的未来和形象。若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机构或相关部门。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云律目网关于在法律领域中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