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的严肃审视下,对于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若在缓刑期间再次触犯法律,其面临的处罚是极为严厉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旦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下新罪,首先会撤销其原有的缓刑决定。随后,对新犯的罪行进行独立的定罪量刑。最终,将前罪所判处的刑罚与新罪所判处的刑罚,依据数罪并罚的原则,综合确定应当执行的刑罚,以此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被判缓刑又犯新罪如何处罚 (一)

被判缓刑又犯新罪如何处罚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那么,在缓刑期间,如果犯罪分子又实施了新的犯罪,该怎么处理呢

网友咨询:

被判缓刑又犯新罪如何处罚

律师解答:

缓刑执行期间再犯新罪会新的罪名来进行一个量刑,然后合并进行处理,毕竟在缓刑执行的期间,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律师补充:

缓刑与死缓的区别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死刑缓期执行变更的规定是怎样的 (二)

死刑缓期执行变更的规定如下:

无故意犯罪情况下的变更: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若在缓期执行期间,死缓犯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则2年期满以后,可以减为15年2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犯罪情况下的变更: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若死缓犯因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则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法律依据: 规定主要依据《刑法》第五十条的相关规定。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特定严重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死缓又故意犯罪一律处死吗 (三)

法律分析:死缓犯在缓刑期间有故意犯罪行为,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所以判处死缓又故意犯罪的,不一定会执行死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死刑缓期执行期间重新犯罪,新刑罚如何与原死缓刑并罚,死缓期间是否重新计算?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云律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