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过失致人死亡及赔偿标准介绍

过失致人死亡,作为一种严重的法律行为,不仅触犯了刑法,同时也带来了民事赔偿的问题。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关的赔偿标准,对于维护社会公正、保护受害者家属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过失致人死亡的定义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这种行为在主观上存在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例如,司机因疏忽未注意路况撞倒行人致其死亡,或者施工人员明知某操作有危险却轻信能够避免,最终导致他人死亡,均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且该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过失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紧密程度、行为人主观过失的严重程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并获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等情节来综合考量量刑。此外,若过失致人死亡罪符合一定条件,如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可判处缓刑。

三、过失致人死亡的民事赔偿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除了承担刑事责任外,行为人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涵盖多个方面,以确保受害者家属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得到合理补偿。

1. 丧葬费

丧葬费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的。这是对逝者后事处理费用的补偿。

2. 被扶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的,按五年计算。

3. 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的。但同样地,对于六十周岁的受害者和七十五周岁的受害者,赔偿金的计算年限会有所减少。

4. 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确定。在过失致人死亡案件中,虽然精神损害赔偿是否计算需分情况,但若受害人近亲属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法院有可能根据具体案情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诉求。

5. 其他合理费用

此外,还可能包括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这些费用都是对受害者家属因处理丧葬事宜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的补偿。

四、全文总结

过失致人死亡是一种严重的法律行为,既触犯了刑法,又带来了民事赔偿的问题。了解过失致人死亡的定义和刑事责任,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同时,掌握过失致人死亡的民事赔偿责任标准,对于保护受害者家属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增强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一时疏忽或过于自信而给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司法机关应依法公正审理,确保行为人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同时合理补偿受害者家属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云律目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