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几级能办残疾证 (一)

智力残疾几级能办残疾证

最佳答案智力残疾几级能办残疾证,具体如下:

1、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或25以下。适应行为极差,面容明显呆滞;终生生活需全部由他人照料;运动感觉功能极差,如通过训练,只在下肢、手及颔的运动方面有所反应。

2、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5或25~40之间。适应行为差;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

3、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50或40~55之间。适应行为不完全;实用技能不完全,如生活能力达到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具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常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很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能以简单方式与人交往。

4、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70或55~75之间。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经过特别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的与人交往。

智力残疾鉴定标准: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以下,适应行为水平极度缺陷;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4,适应行为水平重度缺陷;

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49,适应行为水平中度缺陷;

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69,适应行为水平轻度缺陷。

综上所述,只要达到1至9伤残等级均可以办理残疾人证。

【法律依据】:

《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

二、智力残疾的分级

为便于与国际资料相比较,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能迟缓协会(AAMD)的智力残疾分级标准,按其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来划分智力残疾的等级。

智力二级残疾国家待遇 (二)

最佳答案智力二级残疾国家待遇:智力残疾人可享受全额低保、子女或本人有上学补贴、大病医疗救助。二级残疾证可以享受不核定家庭收入上浮20%的全额低保,每年约5000元。可以办理免费公交乘车卡;可以享受子女或本人大、中专上学补贴、每人每年约800元;可以享受大病医疗救助。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5或25~40之间。适应行为差;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

智障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三)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智残等级的评定依据个体的IQ值,共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智残为最严重等级,IQ值在20或25以下。受评者的适应行为表现极差,面部表情明显异常,日常生活需完全依赖他人。他们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极低,仅在极端情况下如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有所表现。二级智残次之,IQ值介于20-25或25-40之间。受评者适应行为能力差,尽管经过训练,生活自理能力仍有限,需他人协助。他们的运动和语言发展滞后,社交能力也受限。三级智残的IQ值在35-50或40-55之间。受评者具备部分生活自理和简单家务能力,有基本的卫生和安全常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不足。他们对环境的辨识能力有限,能以简单方式与人互动。四级智残为最轻等级,IQ值在50-70或55-75之间。受评者的适应行为略低于常人水平,能自理生活和工作,但缺乏精细技巧和创造力。在指导下方可适应社会,并能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环境有较好的辨识能力,能恰当地与人交往。

法律依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第四条规定了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智力残疾定义为智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伴有适应行为障碍。这包括发育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发育成熟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以及老年期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的分级标准,智力残疾分为四级,依据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水平划分。具体分级如下:

- 智力水平分级

- 一级(重度):IQ范围<20,极度缺陷

- 二级(重度):IQ范围20—34,重度缺陷

- 三级(中度):IQ范围35—49,中度缺陷

- 四级(轻度):IQ范围50—69,轻度缺陷

注:1. WeChsler儿童智力量表用于评估。2. 智商(IQ)是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不同测试有不同的IQ值,诊断主要依据是社会适应行为。

二级智力残疾可以结婚吗 (四)

最佳答案二级智力残疾可以结婚。

1、智力残疾人士能否结婚,主要看其是否能清晰表达结婚意愿并能履行登记程序;

2、即便是二级智力残疾人,只要能明确表示愿意结婚,理解并遵循登记步骤,婚姻登记机关应予以接受;

3、若智力残疾人无法亲自填写申请,监护人或指定关系人可代填;

4、智力残疾人结婚需自愿,符合法定婚龄及其他相关规定,满足条件即享有结婚权利。

智力残疾的权利保障:

1、法律地位:智力残疾人与其他公民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

2、婚姻自主:智力残疾人有权自主决定婚姻,但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社会福利:智力残疾人可以享受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项福利政策;

4、教育机会:智力残疾人有权接受适合其情况的教育和培训;

5、就业支持:智力残疾人在就业方面享有特殊的就业支持和职业康复服务;

6、反歧视保护:法律禁止对智力残疾人的任何形式歧视,确保其社会参与和尊严。

综上所述,二级智力残疾人士只要能够清晰表达结婚意愿、理解并遵循婚姻登记程序,即使无法亲自填写申请也可由监护人或指定关系人代为办理,只要满足自愿、法定婚龄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就享有结婚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明白了二级智力残疾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