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满14岁的学生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二级,被害人是13岁学生。派出所判伤人的行政拘留10天但是不执行 (一)

年满14岁的学生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二级,被害人是13岁学生。派出所判伤人的行政拘留10天但是不执行

贡献者回答已满十四岁但未满十六岁的学生,如果因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伤二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应当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也不会被执行。这种情况下,警方可能会选择罚款的方式进行处罚,并要求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如果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将不会执行行政拘留的处罚:一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是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是七十周岁的;四是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在本案中,由于伤人者为已满十四岁但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因此,其将不会被执行行政拘留的处罚。

另一方面,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应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已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如果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应当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如果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进行赔偿。

因此,在本案中,受伤者的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确保受伤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支持。

14岁~16岁致人轻伤怎么判刑 (二)

贡献者回答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时,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致人轻伤并不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因此,14岁至16岁的未成年人致人轻伤一般不负刑事责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行为不会受到任何法律约束或处罚。对于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了其他处理方式,包括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以及在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此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

1、主观故意判断:在判断14岁至16岁未成年人致人轻伤是否承担责任时,首先要确定其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伤害的故意。比如,两名同年龄段学生在学校因琐事发生争执,一方突然挥拳将另一方打伤致轻伤,若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对方身体造成伤害,仍积极实施该行为,可认定存在主观故意。然而,若是在玩耍过程中意外导致对方受伤,如在追逐打闹时不小心绊倒对方,致使对方轻伤,这种情况主观上往往不存在故意伤害的故意。

2、行为性质界定:对于14岁至16岁未成年人的伤害行为,需准确界定其性质。若一未成年人长期欺负同学,通过暴力手段多次殴打他人致轻伤,这种行为具有持续性和恶劣性,应与偶尔因冲突导致的轻伤区别对待。同时,要考虑伤害行为是否有正当理由,如在遭受他人不法侵害时的正当防卫行为,即便造成对方轻伤,也可能不承担责任。但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需承担相应责任。

1、非刑罚处理措施:当14岁至16岁未成年人致人轻伤不构成刑事犯罪时,会采取非刑罚处理措施。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承担严格管教责任。比如,家长需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监督其日常行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伤害事件。在必要时,可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专门矫治教育是一种针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措施,通过专业机构的教育和引导其纠正行为偏差,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2、民事赔偿责任:无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14岁至16岁未成年人致人轻伤,其监护人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例如,受伤孩子住院治疗产生的医药费,家长因照顾孩子产生的误工费,以及往返医院的交通费用等,都应由致伤孩子的监护人予以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15岁致人轻伤二级负刑事责任吗 (三)

贡献者回答15周岁打架致人轻伤的一般是不会构成犯罪,同样也不会承担刑事的责任,但对于监护人就需要承担其受害方的所有医疗费用,对于未成年人进行打架的就应该要严加的管教,不能再出现此行为。

一、15周岁打架致人轻伤会判刑吗

15岁孩子打人造成轻伤,不构成犯罪,如果是轻伤只有年满16周岁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是15周岁打人造成重伤就构成故意伤害罪。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关押于少管所。

三、打架解决方式

1、说服教育

告诉其做人的道理,介绍国家的法律政策。

协商家长共同解决。

学校或单位点名批评,并给予改过的机会。

扭送公安机关。

2、其他手段

从宏观的方面跟他们讲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譬如:

人的出生是偶然、死亡是必然,在这中间的时间里面怎样度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呢那就要看你能给社会、给亲人、给身边的朋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人生要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善待身边的一切,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如果还是经常打架,真是虚度人生,浪费自己有限的生命。

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的生命将会在什么时候终止,如果是明天呢那么处在今天的你难道还去和别人打架吗

3、灌输人生的哲理

让他们了解生命的珍贵、短暂、可贵、美好,他们就能够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学校的教育很缺乏这一点。

两件或多件事相互冲突:例如,九点钟有个会,你们的会迟一点开,免得相互打架。

综合上面所说的,十五周岁还算是未成年人,在犯了错的情况下一般都会进行从轻处罚的,未成年人是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但同时也是需要严加看管辖的人群,所以,作为我们监户人自己的孩子就应该要好好的教育,避免走上犯法的道路。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未成年打人致轻伤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云律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