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李林为什么争议很大 (一)

考研李林为什么争议很大

因为李林一次又一次的押中考研试题。

在大多数人看来李林压中被质疑为“泄题”,但也有不少网友力挺李林,认为“这是实力担当的表现而已”。而且有网友甚至打抱不平的坦言希望“还李林清白”。

让人可惜的是,从网上的反馈来看,很多人对此后悔不已,因为李林老师最后的押题卷销量很差,这就意味着很多人没有见过押题卷,最终失去了可以冲刺提分的机会。

其实从多年李林的押题准确度来说,也自证清白了,一次可以蒙中,那么多次就说明了李林所作出的预测是经过长期一线的考研经验所得出来的。

李林确实实力还行。讲课没有什么段子和突出风格,但是质量是ok的,和其他老师相比擅长从出题人角度来解析,经常自己编题。出的习题集题量比市面上主流小,但是覆盖面也不差。考前六套卷四套卷的质量评价也很高,贴近真题,唯一诟病的点是和真题太像了。

李林值得推荐的资料:

首先是880题,这本习题集最大的特点是——题目的切入点相当新颖。习题的题量小,但是覆盖面却一点也不差。

泄露考研试题是什么罪 (二)

涉嫌泄题作弊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因为考研试题在公布前属于国家秘密,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保守国家秘密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每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它是一项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卫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任何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都会给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2012年考研泄题事件事件介绍 (三)

2012年1月7日,即研究生入学考试前夕,教育部门监测到网络上出现了疑似泄题的情况。对此,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警方介入调查,同时教育部门也开始了内部核实。 一个月后的3月7日,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发生了,36位政协委员以一个小组的名义,以政协专报的形式向教育部递交了关于考研泄题的严重问题。这份特殊的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考试公平性的质疑也随之升温。

这次事件不仅考验了教育部门的应对机制,也暴露了考试安全的脆弱环节。相关部门的及时处理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显示出对于学术诚信的重视,同时也引发了对于教育考试体系改革的深入讨论。

扩展资料

2012的研究生英语考试于1月7日14时至17时举行,考试结束当晚,就有不少人在网络上称收到考题答案和作文题目。有些考生还收到了写有试题答案的短信。引发强烈社会关注。后经公安部门查明,湖南省湘潭市教育考试院招考科科长周文胜为谋取经济利益,利用职务之便,借统一整理试卷之机从湘潭市教育考试院保密室窃取了考试试卷,并复印转卖。2013年2月底,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泄题案已作出一审判决。涉案人员均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获刑。

因泄题,上师大取消30多名硕士拟录取,考研举报为何成为常态呢? (四)

21届考研尘埃落定之际,在众多学子曾经或者行将收到院校调档涵之际,上海师范大学笔译专业传来晴天霹雳!三十多名曾经被拟录取的学生被取消录取资历!5月21日,上师大一名笔译考生爆料,当天约30名拟录取名单中的考生接到电话,并被通知取消录取资历,校方给出的理由是——泄题。但该考生与校方持不同意见,由于复试全程录音录像,因而交流标题是在复试完成之后,并且复试标题随机抽取,所以泄题并不能招致事实结果。招致这一事情发作便是——告发,与人大取消录取资历事情一模一样。

此次的告发者显然愈加有“毅力”,在上海待了很多天、告发了很屡次,并且准备好了聊天记载、聊天截图,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5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重新发布了拟录取名单,笔译招生人数为80,公示拟录取人数为40人,事实上,该学校曾于3月29日第一次发布拟录取名单,依照第二次公示的时间10天来看,第一次录取名单公示时间早已过去,这也是考生希望学校回应的重点——既然公示期已过,并在期间没有呈现任何异议,凭什么在拟录取流程完成之后还随意取消考生录取资历,并且不给任何合了解释?

无独有偶,4月7日,人大法硕复试当天,多名考生因在考研群里分享复试标题被告发,招致包括初试第一的二十多名考生复试被判0分固然两个学校都是收到告发之后停止了处置,但和上师大的处置相比,人大在保证结果正义的同时也保证了程序正义。何为结果正义?何为程序正义?结果正义,也就是恶人(或善行)应该得到恶报,恶人(或恶行)必需得到恶报。在上师大复试透题当中,从结果正义的角度来看,这些学生理应遭到被取消录取资历的惩罚。程序正义,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用最浅显的言语解释,就是案件不只要判得正确、公平,并完整契合规则,而且还应当使人感遭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上师大此次处置最为让人诟病之处便是在公示期之后取消考生录取资历,当拟录取名单顺利经过了公示,即阐明了名单的合法性是遭到学校供认的。但是上师大的处置方式仅仅是将3月份的公示通告删除后重新停止公示,没有停止任何阐明,亦未向考生做出任何解释、提供任何处理办法,以一种不近人情的高姿势处置此次事情,实为可笑。

而考生基于此,提出了以下疑点:1、人大在处置复试透题事情时,校方对考生双方停止了沟通、调查、确认,确保了被告发的人员是为过错方,令其心服口服,但上师大并没有与考生沟通、确认,双方面宣判死刑。2、在公示早已完毕,调档函曾经发放的关节点,整个拟录取流程在契合规则的状况下忽然取消拟录取资历,一手制定规则的校方能否恪守规则?3、 群里说出标题的人统共为57名,但最后取消了三十几名考生的资历,能否只是听信告发者的一面之词而未停止全面的调查,并且此次事情并未与人大一样得到公示,不契合规则。

固然这次事情看似保证了却果正义,但实真实在地蹂躏了程序正义。这也是上师大此次事情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关于告发的调查、取证、结果公示皆是“一问三不知”的状态,如何让人置信你的确保证了却果正义!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有更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这般具有英雄颜色的结果正义,但这一次上师大,既不英雄也不正义,只会装疯卖傻,令人可笑!往常的考研在很大水平上是信息战+经历战,在人大与上师大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康康我以为各位考生要及时总结经历,避免本人呈现这种问题:

首先,要对一切同校具有竞争性的研友都留有一点当心眼,千人千面,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朋友们,固然这个世界很美妙,但是人心常常很严酷,所以一定要警觉吼!其次,夯实本身的才能,靠人不如靠己,消除任何获取标题的想法,本身硬才是真道理。最后的最后,由于上师大处置方式的不当,希望它能承当起一个学校应有的风骨,将整个事情停止披露,并对考生做出补偿。是的,由于其程序上的错漏对考生形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不是一个抱歉就能补偿的!

相信关于考研泄题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