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约定不给抚养费能起诉吗

离婚协议约定不给抚养费能起诉吗

### 离婚协议约定不给抚养费能起诉吗在婚姻关系的破裂中,离婚协议成为了双方解决争议、划分责任的重要法律文件。其中,关于子女抚养费的约定尤为关键,它不仅关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牵动着双方父母的经济负担和法律义务。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协议中可能会约定一方不支付抚养费。那么,这样的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能否起诉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离婚协议约定不给抚养费的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就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达成的书面协议。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只要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且双方均在协议上签字,并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该协议在民事范畴内即成立并有效。然而,关于抚养费的约定,即便双方在协议中达成一致,一方不支付抚养费,这样的约定也不能对抗子女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这是父母的法定职责,不能通过协议来免除。

二、不履行抚养义务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1. 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

若离婚协议中约定了不给抚养费,但一方实际有能力支付却拒绝履行,另一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在起诉时,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如离婚协议、子女的生活费用支出凭证等,以证明对方未履行抚养费支付义务以及孩子实际需要的抚养费金额。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判定对方是否需要支付抚养费以及支付的金额和期限等,以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2. 协议变更或撤销

若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约定损害了子女的利益,法院有权判决变更或撤销该协议条款,责令未支付抚养费的一方依法履行抚养义务。特别是当子女因患病、上学、生活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实际需要超过原定数额时,子女有权以自己名义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

三、抚养费数额的确定与调整

1. 确定标准

离婚协议中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一般来说,有固定收入的父母,其抚养费支付比例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来计算;若负担两个子女的抚养费,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则参照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来确定。

2. 调整机制

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约定并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合理增加要求。比如,随着子女的成长和教育需求的增加,或者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已无力独自承担全部抚养费用时,子女或抚养方有权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同样,如果支付抚养费一方因重大疾病、失业等原因导致经济困难,无法按协议给付,也可起诉要求适当减少抚养费。

四、全文总结

离婚协议中关于不给抚养费的约定,虽然可能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但并不具有完全的法律约束力,不能对抗子女的合法权益。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不能通过协议来免除。当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时,另一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同时,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来确定,并可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子女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离婚协议约定对方不支付孩子抚养费,能反悔吗 (一)

贡献者回答离婚协议约定对方不支付孩子抚养费,当事人有权反悔。以下是相关说明:

协商解决:一旦反悔,首先应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解决,看是否能够就抚养费的支付达成一致意见。提起诉讼:若协商未果,反悔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对方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法院裁决:法院将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孩子的实际需要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来决定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及支付方式。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后,如果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抚养费。协议或判决内容并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约定并非不可更改,当事人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悔,并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离婚后对方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可不可以起诉 (二)

贡献者回答离婚后对方不给孩子抚养费,可以起诉。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离婚协议中约定了抚养费但未执行:

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将离婚协议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对方履行协议中约定的抚养费支付义务。

如果法院已经判决对方应给付抚养费但未执行:

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法院的判决得到有效执行,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双方在协议时,应就抚养费的多少和期限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法院将做出判决。该协议或判决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当离婚后对方不给孩子抚养费时,完全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抚养费不给多久能起诉 (三)

贡献者回答不给孩子抚养费经过催要后,超过一个月,可以起诉。

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登记离婚或诉讼离婚确定的抚养费数额,在离婚后,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应予支持: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父母对子女抚养费的负担,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不给抚养费起诉的方法如下:

1、若是通过离婚协议约定的抚养费,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

2、若是诉讼离婚的,一方可以凭借离婚判决或者裁定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如果对方确实没有支付抚养费的能力,可以双方协商解决或诉请法院变更抚养费金额。

不给抚养费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抚养费不给多久能起诉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离婚协议写了不给抚养费还可以要吗 (四)

贡献者回答离婚协议写了不给抚养费还能要。

签订离婚协议时,仅约定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双方约定的效力并不能对抗法律上夫妻双方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该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若双方就子女抚养费约定为一方不需要承担,抚养方的抚养能力又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则实际上侵犯了子女的权利。子女起诉要求另一方父母支付抚养费的,应当予以支持。

一、即使存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无需支付抚养费,但出现以下情形的,向法院起诉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应当予以支持:

1、依约定负有抚养义务一方死亡、失踪,造成约定履行客观不能;

2、依约定负有抚养义务的一方遭受重大人身事故,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丧失抚养能力;

3、依约定负有抚养义务的一方遭受重大自然事故、社会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重大生活负担增加,无力履行抚养能力;

4、被抚养人生活、教育费用超出预期地显著增加,负有抚养义务一方无力独力承担的;

5、其他客观履行不能的情形。

二、离婚子女抚养费的确定如下: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4、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5、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以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

6、父母双方可以协议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并由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是,直接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7、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8、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子女要求有负担能力的父或者母增加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

三、向法院提起抚养费诉讼的流程:

1、第一阶段:起诉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起诉离婚需要的证件材料:

①起诉状;

②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

③离婚证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

④双方收入证明,财产证明;

⑤子女日常生活开销证明,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开销证明;

⑥一方无法全部承担子女抚养费的证明,例如,生活困难证明,丧失劳动能力、抚养能力的证明等。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2、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

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3、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进入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法庭调查;

(2)法庭辩论;

(3)法官主持调解;

(4)调解无效、判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所称“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第四十九条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第五十条

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第五十一条

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以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

第五十二条

父母双方可以协议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并由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是,直接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十三条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第五十五条

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第五十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子女要求有负担能力的父或者母增加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二)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三)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

不给抚养费能告几次 (五)

贡献者回答对于不给抚养费的情况,法律上没有规定可以起诉的次数。具体说明如下:

随时起诉:夫妻离婚后,如果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约定支付抚养费,对方当事人可以凭离婚协议依法起诉被告。这种情况下,只要超过规定期限不给抚养费,就可以起诉,没有次数限制。

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是法院已经判决的情况,超过规定时间不给抚养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也没有次数限制,只要满足执行条件,就可以申请。

先予执行:在起诉过程中,如果情况紧急,对方当事人还可以申请先予执行,即不需要等到庭审结束就可以要求对方先行支付抚养费。

综上所述,对于不给抚养费的情况,法律上并没有规定起诉的次数,只要满足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就可以随时进行。

通过上文关于离婚协议不给抚养费可以起诉吗的相关信息,云律目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页面。